聚合回交法选育抗褐飞虱水稻恢复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辉

作者: 冯锐;秦学毅;张晓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聚合回交;抗褐飞虱;恢复系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5-1191

年卷期: 2011 年 42 卷 11 期

页码: 1316-1319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目的】挖掘和利用稻飞虱抗性基因,选育抗褐飞虱水稻恢复系。【方法】利用高抗褐飞虱的抗源材料HS204作抗源供体,以恢复系明恢65作轮回亲本,通过回交,进行苗期群体鉴定和成株期农艺性状选择。【结果】抗褐飞虱材料HS204的抗性基因为显性。经聚合回交选育,抗褐飞虱显性基因被成功转育到轮回亲本中,从11个回交组合后代中选择获得4份配合力高、高抗褐飞虱纯合恢复系,其中M204-8-2-3-6-5、M204-8-8-14-9-9均来源于M204-8株系,其新配的7个组合抗性都在3级以上,并具有较强的恢复力。【结论】采用聚合回交法,通过抗性筛选,用抗性纯合的株系与轮回亲本回交,可加快选育目标性状纯合株系。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利用普通野生稻褐飞虱抗性改良水稻恢复系的研究. 冯锐,张晓丽,秦学毅. 2012

[2]航天诱变水稻抗褐飞虱新种质的培育、遗传分析与生物学特性. 彭选明,彭伟正,庞伯良,马明勇,符伟,刘录祥. 2012

[3]水稻抗褐飞虱遗传和育种研究. 苏昌潮,程遐年,翟虎渠,万建民. 2003

[4]对赤霉素不敏感恢复系杂稻组合黔优568的制种技术. 周乐良,石邦志,伍祥,张上都. 2012

[5]水稻除草剂敏感基因导入恢复系的研究. 朱启升,王安东,杨前进,李布青,张德文,许家平. 2000

[6]水稻红米恢复系红恢937配合力研究. 张上都,石邦志,周乐良,伍祥,陈文强. 2013

[7]CMS-FA胞质不育恢复系金恢3号配制系列杂交稻组合产量结构分析. 仇秀丽,王洪飞,王乃元,梁康迳. 2013

[8]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水稻恢复系的稻瘿蚊抗性. 柳武革,王丰,肖汉祥,刘振荣,李金华,廖亦龙,朱满山,黄慧君,黄炳超,张扬. 2010

[9]浅谈水稻三系的选育及其杂种优势的利用. 刘健章,施永祜,梁耿志,彭有. 2014

[10]无抗性选择标记的转高赖氨酸蛋白(LRP)基因籼稻恢复系的获得. 刘巧泉,邓晓湘,武小金,辛世文. 2006

[11]籼型恢复系镇恢46的选育. 李闯,曾生元,盛生兰,周义文,林添资,景德道,余波,钱华飞,龚红兵. 2015

[12]较多分蘖节位水稻恢复系镇恢832的选育. 曾生元,李闯,景德道,林添资,余波,钱华飞,姚维成,孙立亭,杜灿灿,盛生兰,周义文,龚红兵. 2017

[13]赤霉素对不敏感型恢复系Q568制种产量的影响. 周乐良,洪乃桥,伍祥,陈能刚,石邦志,陈文强. 2009

[14]水稻长穗颈恢复系9311 eR的诱变选育. 陈忠明,王秀娥,胡兴雨,黄跃. 2005

[15]不同类型恢复系对不同胞质六千辛A的育性恢复性研究. 万志兵,洪德林,程保山,郭媛. 2009

[16]水稻早恢402体培后代及测交F_主要性状的变异分析. 谢戎,李永洪,何光华,扬正林. 2002

[17]水稻强再生力种质创制及遗传分析. 林强,郑长林,林芳,郑莉,王洪飞,蒋家焕,解振兴,姜照伟,张建福. 2021

[18]水稻特异株型材料7N5改良系R456配组的3个新组合在不同生态地区的表现. 孙灿慧,姜萍,金帮文,倪克鱼. 2002

[19]花药培养在水稻籼粳交恢复系选育上的应用. 向跃武,张志雄,王家银,周贤明. 1994

[20]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抗稻白叶枯病基因在选育水稻广亲和恢复系上的应用. 罗彦长,王守海,李成荃,吴爽,王德正,杜士云.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