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气候模态下东太平洋赤道海域茎柔鱼的食性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朱婷

作者: 朱婷;贡艺;李云凯;高小迪;张嘉旭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茎柔鱼;胃含物分析;DNA条形码;气候变化

期刊名称: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ISSN: 2095-1388

年卷期: 2024 年 002 期

页码: 308-31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解气候异常变化对茎柔鱼(Dosidicus gigas)摄食行为的潜在影响,采用基于形态学和DNA条形码技术的胃含物分析对东太平洋赤道海域不同气候模态(2017年的正常气候时期和2020年的La Ni1a事件发生时期)下的茎柔鱼饵料组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模态下,荧串光鱼(Vinciguerria lucetia)、朗明灯鱼(Diogenichthys laternatus)、翼足目(Pteropoda)和头足类是茎柔鱼的优势饵料生物,茎柔鱼在正常气候时期,还摄食褶胸鱼(Sternoptyx diaphana)和镜蛤属(Dosinia sp.),而在La Ni1a发生时期则会摄食墨西哥尾灯鱼(Triphoturus mexicanus)和尖菱蝶螺(Clio pyramidata);Amundsen图示法发现,茎柔鱼会摄食一些稀有饵料,属于高表型内贡献类型,是广食性鱼类;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正常时期茎柔鱼的饵料组成多样性显著高于La Ni1a发生时期;NMDS分析显示,两个时期茎柔鱼存在一定食性分化,而La Ni1a发生时期茎柔鱼个体间食性差异更大;GII弦图及SIMPER相似性分析显示,不同气候模态下茎柔鱼的饵料差异主要体现在褶胸鱼和镜蛤属。研究表明,La Ni1a事件对茎柔鱼的摄食产生了显著影响。

分类号: S965.3

  • 相关文献

[1]荣成俚岛斑头鱼摄食生态研究. 纪东平,卞晓东,宋娜,高天翔. 2015

[2]荣成俚岛大泷六线鱼摄食生态研究. 纪东平,卞晓东,宋娜,高天翔. 2014

[3]利用茎柔鱼废弃物酿制鱼露的研究. 曲映红,刘志东,陈舜胜. 2014

[4]秘鲁外海茎柔鱼理化特性分析. 曲映红,陈新军,刘志东,陈舜胜. 2016

[5]入冻时间对茎柔鱼品质的影响. 曲映红,陈新军,刘志东,陈舜胜. 2016

[6]加利福尼亚湾茎柔鱼(Dosidicus gigas)渔场声学调查方法. 唐峰华,吴祖立,杨嘉樑,黄洪亮,蒋科技,ESTEFANIA Gonzalez Maiez Violeta,ARREOLA Juan Pedro Vela. 2022

[7]红树林种植-养殖耦合系统中尼罗罗非鱼的食源分析. 徐姗楠,陈作志,黄洪辉,黄小平,李适宇. 2010

[8]筏式和底播增养殖模式下魁蚶食物来源的比较研究. 蔡星媛,张秀梅,刘旭绪,尤凯,张沛东. 2016

[9]青岛灵山湾筏式养殖魁蚶食物来源的季节变动研究. 蔡星媛,张秀梅,刘甜雨,李文涛,张沛东. 2016

[10]北部湾多齿蛇鲻摄食习性及随生长发育的变化. 颜云榕,王田田,侯刚,卢伙胜,金显仕. 2010

[11]黄海重要饵料鱼种矢耳石的形态特征. 张波,戴芳群,金显仕. 2008

[12]长江上游宜宾江段中华沙鳅摄食生态研究. 李雷,颉璇,吴金明,危起伟. 2019

[13]动物DNA条形码鉴定技术及其在害虫种类鉴定中的应用. 张莉,苏生,吕召云,孟泽洪. 2014

[14]腐霉属DNA条形码初步探究. 韦继光,郭良栋,邓晖. 2010

[15]基于DNA条形码的物种界定算法比较研究-以北京周边地区舟蛾科为例. 金倩,武春生,陈芬,罗桂杰,蔡卫佳,刘旭,杨采青,郝梦迪,张爱兵. 2017

[16]DNA条形码技术在食品溯源中的应用. 李敏,凌超,邬琦沁,毕盛楠,樊蕴秀,孙国伟,韩奕奕,郑小平,孟瑾. 2014

[17]鳀科(Engraulidae)鱼类DNA条形码电子芯片研究. 柳淑芳,李献儒,李达,庄志猛. 2016

[18]两株北极褐藻DNA条形码序列的记录. 刘晨临,林学政. 2017

[19]基于COⅠ基因的西南大西洋部分经济鱼类DNA条形码鉴定. 张馨月,刘岩,张秀梅,高天翔. 2014

[20]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序列的5种鲤养殖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 单云晶,鲁翠云,李超,张明昭,顾颖,孙效文.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