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新恢复系64R的选育及遗传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潘转霞

作者: 潘转霞;朱永红;夏芝;刘巷禄;赵俊侠;石跃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棉花;恢复系;选育;遗传分析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2014 年 42 卷 05 期

页码: 435-437+454

摘要: 选育出棉花海陆型恢复系64R,对其性状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4R兼具母本陆地棉和父本海岛棉的特征,具有植株较矮,始果节位低,花大、黄花冠,铃小、衣分低,绒短,柱头外露和恢复性能好等特点。对64R测恢后代性状遗传分析表明,株高、衣分和铃质量为超显性遗传;始果节位、绒长和熟性为加性遗传;育性恢复性状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柱头外露性状由1对隐性等位基因控制,且二者彼此独立,不存在连锁关系。研究认为,64R是一个新型恢复系,它的育成给棉花三系配套增添了新的恢复基因源,为棉花杂种优势利用奠定了基础。

分类号: S562

  • 相关文献

[1]两系杂交小麦恢复系MR168抗条锈病基因遗传分析及分子标记定位. 李生荣,李俊,周强,杜小英,李太军,杨武云,郑有良. 2011

[2]四个带有标记性状的棉花CMS恢复系的主要农艺与光合生理特性. 刘英新,王学德,倪密,文国吉,赵亦静,华水金,袁淑娜,邵明彦. 2010

[3]棉花恢复系中含有26S rRNA序列的GH18Rorf392基因克隆. 吴巧雯,宋洋,张锐,王远,郭三堆. 2008

[4]棉花胞质不育恢复系花粉活力研究. 王宗文,孔凡金,王景会,邓永胜,韩宗福,申贵芳,段冰,李汝忠. 2018

[5]棉花恢复系中含有26SrRNA序列的GH18Rorf392基因克隆. 吴巧雯,宋洋,张锐,王远,郭三堆. 2008

[6]利用Barnase和Barstar基因创建棉花雄性不育系及恢复系. 朱永红,李朋波,潘转霞,杨六六,夏芝,曹彩荣,吴翠翠,丁霄,侯保国. 2017

[7]杂交水稻耐寒恢复系G406选育及特性. 周乐良,伍祥,石邦志,陈文强. 2011

[8]籼稻恢复系镇恢129的选育及利用. 龚红兵,盛生兰,刁立平,陈亮明,杨图南. 2000

[9]油菜强优势恢复系HF15的选育及应用. 侯燕,侯国佐. 2012

[10]高配合力恢复系R894的选育及应用. 伍祥,陈文强,石邦志,周乐良,王丽丽,张上都. 2011

[11]甘蓝型黄籽双低油菜恢复系材料2188R的选育. 冉光权. 2006

[12]高油黄籽双低油菜恢复系18R的选育及应用. 徐春,秦信蓉. 2011

[13]重穗型水稻恢复系黔恢35的选育及应用. 张大双,彭强,吴建强,宫彦龙,张习春,王忠妮,李佳丽,朱速松. 2019

[14]杂交水稻强恢复系黔恢785的选育与应用. 甘雨,黄宗洪,向关伦,杨占烈,潘建慧,郭慧. 2014

[15]甘蓝型油菜双低高含油量恢复系017R的选育. 何惠萍. 2008

[16]籼型三系恢复系镇恢084的选育及利用价值. 盛生兰,龚红兵,周义文,林添资,张继本,钱华飞. 2003

[17]籼型恢复系镇恢42的选育与利用. 龚红兵,周义文,李闯,胡春明,盛生兰,刁立平,景德道,林添资,钱华飞,王克明. 2008

[18]籼型恢复系镇恢46的选育. 李闯,曾生元,盛生兰,周义文,林添资,景德道,余波,钱华飞,龚红兵. 2015

[19]较多分蘖节位水稻恢复系镇恢832的选育. 曾生元,李闯,景德道,林添资,余波,钱华飞,姚维成,孙立亭,杜灿灿,盛生兰,周义文,龚红兵. 2017

[20]优质粳稻恢复系徐恢201的选育与利用. 王健康,刘超,郭荣良,丁成伟,吴玉玲,徐家安,王友霜,胡婷婷.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