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主栽食用玫瑰花香成分及关键花香基因表达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珍珍

作者: 王珍珍;王其刚;唐开学;张颢;杨锦红;邱显钦;蹇洪英;杜光辉;晏慧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食用玫瑰;定性定量;花香成分;基因表达

期刊名称: 植物生理学报

ISSN: 2095-1108

年卷期: 2019 年 07 期

页码: 1038-104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文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3种云南主栽食用玫瑰‘墨红’(Rosa ‘Crimson Glory’)、‘滇红’(R. gallica ‘Dianhong’)及‘金边玫瑰’(R.‘Jinbian’)的盛开期花瓣进行了挥发性成分测定。结果表明,除内标癸酸乙酯外,‘滇红’和‘墨红’相同物质共12种,分别占挥发性物质总量的93.232%和56.864%。两者都含有大量的香茅醇、香叶醇、苯乙醇、柠檬醛和芳樟醇等成分,而‘墨红’还含有少量的丁香酚及大根香叶烯D等。‘金边玫瑰’的芳香物质主要为苯乙醇,其释放量较低。进一步采用RT-qPCR分析了3个关键花香酶基因磷酸水解酶基因(RhNUDX1)、苔黑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RhOOMT1)和苯基乙醛还原酶基因(RhPAR)在食用玫瑰盛开期花瓣中的表达。其中, RhNUDX1基因在‘滇红’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墨红’,在‘金边玫瑰’中并未表达,这与香叶醇定量分析结果相一致。RhPAR基因在‘滇红’和‘墨红’中表达量基本一致,最低的是‘金边玫瑰’。RhOOMT1基因表达量由高到低依次是‘墨红’>‘滇红’>‘金边玫瑰’。RhOOMT1基因和RhPAR基因的表达与GC-MS检测对应芳香物质的释放存在一定差异。

分类号: S685.12

  • 相关文献

[1]不同杂交兰品种花朵挥发性成分分析. 陈艺荃,林兵,钟淮钦,樊荣辉. 2019

[2]晚香玉花香成分时空动态变化的研究. 林榕燕,钟淮钦,黄敏玲,罗远华,林兵. 2017

[3]香味茶花远缘杂交亲本云南核果茶(Pyrenaria yunnanensis Hu)香气成分分析. 樊玉花,瞿素萍,王珍珍,李树发,蔡艳飞. 2020

[4]睡莲属62个栽培种花朵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 苏群,田敏,王虹妍,王凌云,刘俊,赵培飞,卜朝阳. 2022

[5]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优化及应用. 袁志军,张传溪,肖强,殷坤山. 2013

[6]EoNPV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优化及应用. 袁志军,肖强,殷坤山. 2012

[7]小苍兰品种花香成分分析. 林榕燕,钟淮钦,黄敏玲,罗远华,林兵. 2016

[8]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藏红花不同部位的有效成分. 黄利英,次仁巴姆,佘永新,王静,石丽丽,王淼,李腾飞,赵晓玲,色珠,吴金措姆,马兴斌,四朗玉珍,班单. 2014

[9]不同花色滇牡丹花香成分分析. 丁星文,王珍珍,王其刚,蹇洪英,陈敏,李树发. 2022

[10]HS-SPME-GC-MS联用分析3种兰花鲜花的香气成分. 魏丹,李祖光,徐心怡,聂晶,邓丰涛,向林,孙崇波. 2013

[11]安徽省主产烟区烤烟外观质量分析. 范杰,汪文杰,唐经祥,李光宇,张超,陈志强. 2013

[12]4个食用玫瑰品种在贵阳地区的生物学性状及其精油成分差异. 侯颖辉,李德文,于二汝,罗莉斯,王少铭,冷家归. 2019

[13]食用玫瑰研究进展. 仙鹤,蔺国仓,孙美乐,杨净. 2020

[14]食用玫瑰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 蔺国仓,任向荣,孙美乐. 2021

[15]云南食用玫瑰的微量元素研究. 汪禄祥,董宝生,张云倩. 2006

[16]云南4个主栽食用玫瑰品种产量评价及营养成分分析. 谢丽美,晏慧君,唐开学,张颢,邱显钦,蹇洪英,李树发,王其刚. 2022

[17]云南食用玫瑰的矿质元素和氨基酸分析. 汪禄祥,黎其万,刘家富. 2006

[18]不同品种食用玫瑰的主要营养成分测定. 汪禄祥,黎其万,陈锦玉,严红梅,邵金良. 2006

[19]食用玫瑰花瓣可培养内生细菌的分离及多样性分析. 陈泽斌,陈兴位,夏体渊,林丽,任禛,靳松,华金珠,李健文. 2016

[20]云南食用玫瑰的营养成分研究. 刘家富,汪禄祥,黎其万,束继红.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