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膜回收机旋转式起膜装置起膜机理分析与试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岳

作者: 孙岳;简建明;田玉泰;孙发超;张梦婕;王士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残膜回收机;起膜装置;机理分析;田间试验

期刊名称: 农业机械学报

ISSN: 1000-1298

年卷期: 2018 年 S1 期

页码: 304-310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针对现有残膜回收机起膜铲起膜率低、膜土分离难和工作可靠性低等问题,提出一种旋转式起膜装置,通过对该装置起膜过程中残膜和土壤混合物受力及运动分析,确定了膜土能够被抛离的条件以及残膜可被弹齿"接"住的条件。通过对起膜机理的分析,将起膜刀轴转速、起膜刀轴与输膜弹齿之间的水平距离、垂直距离作为试验因素,以起膜率、回收率和含土率作为评价指标,运用Design-Expert软件中的Box-Benhnken Design方法设计三因素三水平试验,分析各因素对作业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起膜率影响顺序依次为:起膜刀轴转速、垂直距离、水平距离;对回收率影响顺序依次为:起膜刀轴转速、水平距离、垂直距离;对含土率影响顺序依次为:起膜刀轴转速、垂直距离、水平距离。利用Matlab 2016a软件中绘制上述3个因素的四维切片图,分析各因素对响应指标的综合影响效应。分析结果表明,起膜刀轴转速越高,起膜率越高,反之起膜率越低,而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对起膜率影响比较小;起膜刀轴转速越高、水平距离越小、垂直距离越小,回收率越高,含土率越高,反之,回收率越低,含土率越低。对影响因素进行综合优化后得到最优的工作参数组合,起膜刀轴转速为680 r/min,起膜刀轴与输膜弹齿之间水平距离为250 mm,起膜刀轴与输膜弹齿之间垂直距离为320 mm。对上述组合进行田间试验验证,起膜率为90. 1%,回收率89. 5%,含土率11. 8%,结果表明该装置优化方案可行。

分类号: S223.5

  • 相关文献

[1]一种网络中心农业体系结构分析. 孙玲,朱泽生. 2008

[2]基于食品供应链管理的食品安全问题发生机理分析. 张卫斌,顾振宇. 2007

[3]黄瓜幼苗耐低温性机理的分析. 阎世江,张建军,张继宁,刘洁. 2014

[4]套袋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杨湘,苏学德,张锦强,李鹏程,李铭,郭绍杰. 2023

[5]拖拉机防护装置静态试验的典型失效形式及分析. 吴孟,王勇,王钦祥,李先鹏. 2021

[6]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生态环境累积效应机理分析. 何鹏,肖伟华,李彦军,严登华,王刚. 2011

[7]畜禽养殖污染物厌氧消化的影响因素. 黄婧,肖艳春,魏云华,林香信,陈彪. 2016

[8]农村宅基地置换模式的差异性及其机理分析. 毛春悦,上官彩霞,冯淑怡. 2017

[9]残膜回收机研究发展初探. 常立荣,裴泽莲,曹磊. 2013

[10]简易残膜回收机的设计研制. 王帅. 2017

[11]弹齿链耙式播前残膜回收机的设计研究. 闫盼盼,曹肆林,罗昕,胡斌,李俊江,营雨琨,卢勇涛,王敏. 2016

[12]3种残膜回收机的作业性能对比试验研究. 严伟,胡志超,游兆延,徐弘博,张德高,周新星,吴努. 2017

[13]抖动栅条式残膜回收机的研制. 营雨琨,陈学庚,曹肆林,王敏,卢勇涛. 2017

[14]弹齿式残膜回收机捡拾装置改进设计与试验. 康建明,彭强吉,王士国,宋裕民,曹肆林,何磊. 2018

[15]LCCM-2000A型齿链式残膜回收机的研制. 李贵春,王金强,侯书林,简建明,陈海阔. 2022

[16]气吸式残膜回收除杂一体机试验研究. 许宁,康建明,张恒,彭强吉,张春艳,张宁宁. 2021

[17]旋转脱膜式残膜回收机的设计与试验. 郑士琦,曹肆林,王敏,卢勇涛,营雨琨,孙博,赵永满. 2020

[18]滚筒式残膜回收机机架强度分析与试验. 董秋鹏,蒋永新,王毅超,韩坤林. 2021

[19]基于UG的残膜回收机滚筒部件的运动分析. 王春耀,陈发,王学农,刘跃,马涛. 2008

[20]国内残膜回收机脱膜装置的研究现状. 周新星,胡志超,严伟,游兆延,吴努.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