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MAP30基因启动子克隆与单倍型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子记

作者: 刘子记;朱婕;牛玉;杨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苦瓜;MAP30;启动子;单倍型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18 年 01 期

页码: 25-3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明MAP30基因的表达调控规律,从苦瓜种质Y5中克隆了MAP30基因上游包括起始密码子在内1 682 bp序列,选取转录起始位点上游1 500 bp序列利用PlantCARE在线启动子预测工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AP30启动子除了含有核心元件TATA-box和CAAT-box外,还含有大量的光响应元件、植物激素脱落酸响应元件、热胁迫响应元件、干旱应答元件、水杨酸应答元件等,该预测结果表明,MAP30启动子可能参与光、厌氧、逆境胁迫、脱落酸、水杨酸和乙烯等诱导,同时它还可能参与胚乳高效表达及昼夜节律调控。以30份苦瓜种质为材料,分析了MAP30启动子区域SNPs和In Dels分布情况,共发现37个SNPs位点和6个In Dels,SNPs分组发现,30份苦瓜种质资源MAP30基因启动子共存在3种单倍型,Y5、Y7、Y16、Y39、Y58、Y60、Y66、Y77、Y83、Y96、Y100、Y112、Y121属于第1组,Y43、Y50、Y90、Y108、Y113、Y115、Y140、Y141、Y144属于第2组,Y69、Y72、Y85、Y131、Y139、Y146、Y147、Y153属于第3组。结合顺式调控元件的位置,其中5个SNPs,342位点的T/C,584位点的A/G,783位点的G/T,872位点的A/G,1087位点的T/G,位于顺式调控元件内部,涉及的顺式调控元件分别为MBSI、ABRE、ARE、5UTR Py-rich stretch、GAG-motif、TC-rich repeats,SNP导致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发生改变,可能对MAP30基因的表达调控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揭示MAP30基因转录调控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分类号: S642.5

  • 相关文献

[1]苦瓜MAP30基因克隆与单倍型分析. 刘子记,申龙斌,朱婕,牛玉,杨衍. 2018

[2]苦瓜α-苦瓜素基因启动子克隆与单倍型分析. 刘子记,朱婕,牛玉,杨衍. 2018

[3]苫瓜蛋白MAP30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其诱发胃腺癌细胞MCG803凋亡的研究. 樊剑鸣,朱沙,罗俊,张改平. 2009

[4]苦瓜MAP30蛋白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分析. 刘子记,刘维侠,朱婕,牛玉,杨衍. 2019

[5]苦瓜蛋白MAP30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其诱发胃腺癌细胞MCG803凋亡的研究. 樊剑鸣,朱沙,罗俊,张改平. 2009

[6]苦瓜α-苦瓜素基因克隆与单倍型分析. 刘子记,申龙斌,朱婕,牛玉,杨衍. 2017

[7]苦瓜McAPX2基因及其启动子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高山,许端祥,陈中钐,杜文丽,傅睿清,温庆放. 2016

[8]苦瓜Ⅲ型过氧化物酶Prxs基因及其启动子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高山,许端祥,杜文丽,陈中钐,林碧英,傅睿清,温庆放. 2017

[9]新型抗病毒抗肿瘤苦瓜蛋白MAP30的研究进展. 林育泉,刘思,周鹏. 2005

[10]苦瓜MAP30蛋白基因克隆、表达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林育泉,周鹏,曾召绵. 2005

[11]木薯干旱胁迫响应基因MeGSTU7自然变异分析. 王斌,曾长英,郭鑫,彭明. 2015

[12]根据EH277045衍生序列变异分析中国互花米草种群的遗传结构. 吴娟子,王强,陈建群. 2011

[13]贵州瑶山鸡线粒体DNA D-loop区序列的多态性. 韩雪,吴松成,朱丽莉,陶宇航. 2015

[14]亚洲玉米螟化性遗传规律研究. 黄艳玲,袁海滨,李启云,高月波,张正坤,王振营. 2015

[15]优质鸡MEF2A基因的SNPs检测及其与屠体性状的相关研究. 周艳,刘益平,蒋小松,杜华锐,朱庆. 2009

[16]新疆锡伯族人群线粒体DNA的遗传学分析. 于长春,李文荣,谢力,张小雷,周慧,朱泓. 2007

[17]长牡蛎酪氨酸酶基因(CgTyr1)SNP多态性与壳色性状的关联. 赵博文,李琪,王九龙,于红. 2020

[18]CYP2C19基因与药物代谢相关性研究进展. 杜红丽,王靖方,崔建勋,凌飞,魏冬青,王小宁. 2008

[19]我国根瘤蚜mtDNA CO Ⅰ遗传多样性与系统发育(英文). 陈迎春,王海波,D.A. DOWNIE,翟衡. 2009

[20]泛希姬蝽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 田小娟,唐艺婷,刘晨曦,张礼生,陈红印,王孟卿.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