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重组自交系群体构建过程中剩余杂合位点的变化趋势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栓桃

作者: 刘栓桃;张志刚;李巧云;赵智中;王立华;王淑芬;徐文玲;刘贤娴;刘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白菜;重组自交系群体;前景/背景标记;剩余杂合位点;基因组覆盖率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17 年 07 期

页码: 2730-273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剩余杂合系是QTL精细定位的较好衍生群体,它是在重组自交系构建过程中形成的。本研究均匀选择了遍布大白菜全基因组的51对前景/背景标记,随机选择了重组自交系群体构建过程中的57个家系,从中选株系的F_5跟踪检测至F_8。研究数据表明:从F_5至F_8,特定位点的平均剩余杂合率分别是7.06%、3.51%、1.38%和0.38%;剩余杂合位点在所选株系内的基因组覆盖率分别是90.19%、76.47%、52.94%和21.57%,覆盖率迅速降低。值得关注的是:在F_5代时,剩余杂合位点不仅覆盖了90%以上的基因组范围,且特定家系多个杂合位点多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在接下来F_6代的筛选中很容易得到单位点剩余杂合单株。因此,本研究基于前景/背景标记的检测数据认为,高效率筛选剩余杂合单株的时期是F_5~F_6世代。这为提高作物农艺性状精细解析和精准定位提供了参考依据。

分类号: S634.1

  • 相关文献

[1]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QTL分析. 潘存红,李爱宏,陈宗祥,吴林波,戴正元,张洪熙,黄年生,陈夕军,张亚芳,左示敏,潘学彪. 2009

[2]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对水稻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马大鹏,罗利军,汪朝阳,何予卿. 2004

[3]胡麻RIL群体苗期抗旱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王斌,王利民,张建平,谢亚萍,牛早霞,赵利. 2018

[4]基于水稻RIL群体的稻瘟病抗性QTL分析. 张小花,田蕾,罗成科,马天利,李培富,孙建昌,张银霞. 2021

[5]利用重组自交系分析水稻稻曲病抗性位点及效应. 李余生,张亚东,朱镇,赵凌,王才林. 2008

[6]基于重组自交系的水稻抗纹枯病QTL定位. 杨娟,王莉娟,黄胜东,李余生. 2014

[7]利用回交重组自交群体检测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位点. 丁秀兰,江玲,张迎信,孙黛珍,翟虎渠,万建民. 2005

[8]不同环境下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QTL分析. 钟娟,樊叶杨,黄得润,梅德勇,庄杰云. 2010

[9]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检测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及QTL分析. 丁秀兰,江玲,刘世家,王春明,陈亮明,程兆榜,范永坚,周益军,万建民. 2004

[10]应用2套籼籼交重组自交系群体定位水稻抽穗期和株高QTL. 张振华,樊叶杨,朱玉君,郭梁,庄杰云. 2010

[11]棉花重组自交系群体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李丹,裴文锋,宋吉坤,吴嫚,刘国元,臧新山,Zhang Jinfa,于霁雯. 2019

[12]棉籽大小数量性状核苷酸定位及候选基因初步筛选. 乔丹,白冰楠,葛群,刘小芳,栾玉娟,牛皓,龚举武,巩万奎,闫浩亮,李俊文,刘爱英,石玉真,Elsamman Elameer,陈全家,袁有禄. 2024

[13]稻米淀粉黏滞性(RVA谱)特征值的遗传及QTL定位分析. 张巧凤,张亚东,朱镇,赵凌,赵庆勇,许凌,王才林. 2007

[14]大豆遗传图谱的加密及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 万昆,邱丽娟. 2008

[15]大豆异地衍生RIL群体部分质量性状的自然选择效应. 李永春,邢邯,徐冉,盖钧镒. 2008

[16]豫谷1号和青狗尾草RIL群体根系变异和垂直分布. 张文英,智慧,柳斌辉,王雪征,庞昭进,李积铭,王广才,李明哲,王永芳,李伟,李海权,贾冠清,刁现民. 2014

[17]基于重组自交系的水稻抗纹枯病QTL定位(英文). 杨娟,王莉娟,黄胜东,李余生. 2015

[18]利用籼粳交RILs群体的水稻粒形QTLs定位. 刘丹,王嘉宇,柴永山,孙玉友,孙国宏,冯章丽,陈温福. 2015

[19]大豆抗倒伏的预测模型研究. 陈海峰,杨中路,单志慧,沙爱华,陈李淼,张婵娟,张晓娟,袁松丽,邱德珍,万乔,陈水莲,周蓉,周新安. 2014

[20]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检测水稻耐铝毒数量性状基因座. 薛永,江玲,张文伟,王春明,马建锋,万建民,翟虎渠,吉村醇.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