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旱地冬小麦农艺性状与生育期气象因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互作关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世景

作者: 李世景;徐萍;张正斌;卫云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黄淮旱地;冬小麦;农艺性状;出苗-成熟期总降水;时空分布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9 年 010 期

页码: 1686-169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黄淮旱地冬小麦农艺性状与生育期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与互作关系,为气候变化下黄淮旱地小麦品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2010-2017年国家黄淮冬小麦区域试验对照品种在不同区域试验点的农艺性状与降水资料,结合地理时空分布与数理统计方法,分析黄淮旱地冬小麦农艺性状和出苗-成熟期总降水的关系.[结果]空间分布上,黄淮旱地小麦实际单位面积产量、千粒重呈现由西部旱薄地向东部旱肥地增加的趋势.西部旱薄地的株高相对较高,中东部旱肥地的株高相对较低.中东部以北的黄淮旱地不同生育阶段的总降水普遍较低,中东部以南的黄淮旱地不同生育阶段的总降水相对较高.时间变化上,河南、山西和陕西的中西部旱地的出苗-成熟期总降水表现出显著的增加趋势.出苗-抽穗期总降水与实际单位面积产量、株高、有效穗数呈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黄淮旱肥地的株高和有效穗数决定了产量变异的53.2%,黄淮旱薄地的株高和千粒重决定了产量变异的67%.[结论]建议黄淮旱肥地冬小麦育种以适当增加株高,提高花前高效利用有限降水的能力和增加穗部发育为主.黄淮旱薄地育种以稳定株高,提高花后转运干物质的效率和收获指数为主.

分类号: S512.11%S161

  • 相关文献

[1]基于DSSAT模型的河南省冬小麦需水量分析. 陈丹丹,李国强,张杰,臧贺藏,胡峰,郑国清. 2017

[2]不同滴水量对冬小麦根系时空分布及耗水特征的影响. 薛丽华,陈兴武,胡锐,谢小清,段丽娜. 2014

[3]冬小麦根系时空分布动态及产量对不同氮源配施的响应. 熊淑萍,王小纯,李春明,马新明,杜少勇,张营武,蔺世召. 2011

[4]滴灌量对冬小麦根系时空分布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谢小清,章建新,段丽娜,薛丽华. 2015

[5]滴灌次数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及时空分布的影响. 薛丽华,谢小清,段丽娜,章建新. 2014

[6]河南省冬小麦需水量和缺水量的时空格局. 姬兴杰,成林,朱业玉,宋妮. 2014

[7]人民胜利渠灌区冬小麦灌溉需水量模拟与时空特征研究. 常迪,黄仲冬,韩洋,梁志杰,齐学斌. 2018

[8]黄淮平原冬小麦霜冻害时空分布特点的研究. 罗新兰,张彦,孙忠富,杜克明,宋广树. 2011

[9]阿克苏棉花合理稀植技术探索. 马辉,戴路,田立文,王大伟,阿布都艾尼·阿布都维力,张新华,柯艳. 2017

[10]国审冬小麦新品种京冬18的选育. 单福华,田立平,庞斌双,高新欢,任立平,侯淑敏,张凤廷. 2012

[11]冬小麦新品系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 庞春明. 1994

[12]底墒和施肥对旱地冬小麦主要特性的影响. 高育锋,王勇. 2009

[13]斯洛伐克104份冬小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分析及评价. 赵明辉,李会敏,孟祥海,乔文臣,赵凤梧,Daniela Benedikova,Pavol Hauptvogel,Edita Gregova. 2014

[14]宁夏南部山区冬小麦抗旱指标鉴定研究. 邵千顺,王斐,王克雄,任小龙,杨琳. 2018

[15]喷施生物微肥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郑春风,任伟,杨攀,吴长城,车军,徐福新,吴政卿,马卫民,曹源. 2018

[16]播种前土壤喷施复合营养剂对冬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任伟,郑春风,杜君,孙克刚. 2019

[17]冬小麦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侯小峰,左联忠,王彩萍,赵吉平,郭鹏燕,郭兆萍. 2014

[18]甘肃省近年来育成冬小麦品种农艺性状的区域表现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张雪婷,杨文雄,曹东. 2016

[19]冬小麦杂种优势表现及分析. 李会敏,赵明辉,王广才,赵凤梧,刘冬成,DANIELA Benedikova,PAVOL Hauptvogel. 2011

[20]限量灌溉对冬小麦农艺性状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程俊,武继承,尚莉,管秀娟.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