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灾监测预警地面数据采集系统的研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高松

关键词: 西藏飞蝗;东亚飞蝗;治蝗;化学调控技术;数据采集系统;农牧交错区;生态效益;农业产值;生态控制;生物灾害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发展——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ISSN:

年卷期: 2008 年

页码: 3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蝗灾历来是我国重要的自然灾害和生物灾害。我国已知蝗虫在900种以上,其中对农、林、草业可造成为害的约60余种,其中飞蝗类(东亚飞蝗、西藏飞蝗和亚洲飞蝗)年均发生0.27亿亩,草原和农牧交错区的蝗虫年均发生约2.4亿亩,对于农牧业生产安全和农业产值的提高构成严重威胁,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党和政府对治蝗工作十分重视,构建了多层次全方位的治蝗救灾体系,将生态控制、生物防治和化学调控技术进行优化集成,组装配套为不同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微孢子虫治蝗对草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用及意义. 张泽华,严毓骅,张卓然,郑双悦,宝祥,李福生,石岩生. 2003

[2]6种牧鸡对防治草原蝗虫效果的比较研究. 潘国栋,李润虎,特木儿,姚贵敏,乌兰朝鲁. 2012

[3]基于NodeJS的渔业资源调查数据采集系统框架重构. 钟德福,张良国,艾红,黄小华,吕俊霖. 2019

[4]基于Android的可定制作物育种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 李国强,赵巧丽,臧贺藏,赵晴,张杰,宋慧,王猛. 2021

[5]澳洲印象. 张新友. 2007

[6]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的经验与启示. 张雨. 2005

[7]实施品牌营销;推进茶产业升级发展. 鲁成银. 2010

[8]借鉴国际经验促进农业补贴由消费者向生产者的转变. 朱希刚. 1992

[9]密度与化学调控对嫩单22农艺性状及茎秆性状的影响. 周超,王俊强,韩业辉,徐婷,于运凯,王振,丁昕颖,马宝新. 2023

[10]麦套短季棉讲座(5)化学调控技术. 谢方灵,李振峰. 1992

[11]种植密度与化学调控对春玉米茎秆性状及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于玮淇,王芙臣,杜伟嘉,刘浩,孙宁,孟祥盟,边少锋. 2022

[12]中国化学调控技术对玉米产量效应的Meta分析. 董庆,王芳,王俊,张雪海,李廷春. 2021

[13]西藏飞蝗发生规律的分析. 高松,学加热,涂雄兵,彭仕鼎,薛志平,张泽华. 2011

[14]西藏飞蝗九个地理种群群居型形态特征的数量分析. 高松,格桑罗布,尼玛次仁,张泽华. 2010

[15]杀蝗绿僵菌油悬浮剂、1%苦皮藤素防治西藏飞蝗田间药效试验. 姚小波,王翠玲. 2012

[16]西藏飞蝗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探讨. 王翠玲,姚小波,覃荣,席永士,王保海. 2008

[17]散居型西藏飞蝗九个地理种群形态特征的数量分析. 高松,白松,农向群,涂雄兵,张泽华. 2011

[18]极飞P20防治小麦田西藏飞蝗的效果初探. 李杨,庞博. 2021

[19]西藏飞蝗九个地理种群群居型形态特征的数量分析冰. 高松,格桑罗布,尼玛次仁,张泽华. 2010

[20]西藏飞蝗对青稞危害损失与防治指标初步探讨. 姚小波. 2014

作者其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