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虫压下转Bt基因水稻与非转基因水稻生态适合度差异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富丽

作者: 刘勇;佟洪金;尹全;陶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生态适合度;抗虫性;转基因水稻;虫压;基因扩散;生态风险

期刊名称: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ISSN: 1006-687X

年卷期: 2012 年 18 卷 01 期

页码: 35-4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解转基因水稻的基因扩散效率和潜在生态风险,以转Bt抗虫水稻Bt63、R1、R2和非转基因常规水稻Ⅱ优838为试材,采用高、低两个不同虫害胁迫水平和转基因与非转基因水稻相间种植方式,通过观察水稻植株营养生长、结实以及对螟虫危害的抗性表现等差异,研究比较了Bt外源基因插入后对水稻植株适合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虫害胁迫条件下,转Bt基因水稻在植株分蘖数、生物量鲜重等营养生长指标方面与非转基因对照品系间无明显差异,但株高、穗长、穗重等指标不及对照,且R2和Bt63与对照间差异显著;在高虫害胁迫条件下,3个转Bt基因水稻品系的分蘖数、穗长、穗重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而不同转基因品系株高适合度效应不同,这可能与受体本身的特性相关.3种转基因水稻的单株结实粒数、千粒重与对照在两种虫害胁迫条件下均无显著性差异,Bt基因对受体植株的结实影响不明显.在高虫害胁迫条件下,3种转Bt基因水稻的抗虫能力均显著优于非转基因水稻,表明Bt基因对受体植株的抗虫性影响显著.同时,本研究结果还表明转Bt基因水稻的适合度代价较小,预示了抗虫转基因水稻外源Bt基因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具有逃逸的可能,但这种风险比较小.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转Bt基因水稻与非转基因水稻在虫压下的适合度差异(英文). 雷绍荣,刘勇,郭灵安,尹全,宋君,王东,常丽娟,刘文娟,周西全. 2012

[2]无标记基因抗虫水稻外源基因向常规栽培水稻漂移研究. 佟洪金,刘勇,尹全,王东,宋君,陶李,常丽娟,刘文娟,李忆,雷绍荣,游米沙. 2011

[3]无标记基因抗虫水稻外源基因向常规栽培水稻漂移研究(英文). 刘勇,宋君,雷绍荣,尹全,王东,常丽娟,陶李,刘文娟. 2012

[4]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生态风险及其防控措施. 姜亚洲,林楠,杨林林,程家骅. 2014

[5]抗真菌转基因水稻生态适合度评价. 李伟,郭建夫,袁红旭,李玥仁,黄永相,刘月廉,蒋世河. 2014

[6]转Osepsps抗草甘膦水稻不同生境适合度及对稻田杂草的影响. 苏军,李刚,吴明基,陈子强,宋亚娜,林智敏. 2015

[7]转CrylAc/CpTI栽培稻外源基因渗入普通野生稻中可稳定的遗传和表达. 苏军,张高阳,余文杰,宋辉. 2012

[8]转crylAc和CpTI双基因抗虫水稻对二化螟和大螟的致死效应及田间螟虫构成的影响. 高玉林,傅强,王锋,赖凤香,罗举,彭于发,张志涛. 2006

[9]我国转基因水稻商品化应用的潜在环境生物安全问题. 卢宝荣,傅强,沈志成. 2008

[10]转Cry1Ac/CpTI栽培稻外源基因渗入普通野生稻中可稳定的遗传和表达. 苏军,张高阳,余文杰,宋辉. 2012

[11]转基因抗虫水稻MSA和MSB对非靶标害虫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影响. 傅强,王锋,李冬虎,姚青,赖凤香,张志涛. 2003

[12]转cry1Ac和CpTI双基因抗虫水稻对二化螟和大螟的致死效应及田间螟虫构成的影响. 傅强,王锋,赖凤香,罗举,彭于发,张志涛. 2006

[13]转Bt基因抗虫棉的生态风险及治理对策. 马骏,高必达,万方浩,郭建英. 2003

[14]连续回交对消除农杆菌介导转化引起水稻体细胞变异的影响. 杨宙,陈浩,唐微,林拥军. 2012

[15]表达CpTI或CpTI+Bt基因水稻对鳞翅目害虫抗性的田间评价. 李玥仁,胡奇勇,郑宇,胡习斌,张晓俊,李本金. 2005

[16]抗虫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的抗虫性评价. 朱欢欢,陈洋,沈新兰,赖凤香,傅强. 2015

[17]PCR方法在抗虫转基因水稻外源基因漂移风险研究中的应用. 牛蓓,常丽娟,宋君,王东,尹全,刘文娟. 2016

[18]抗虫基因cry1Ab/Ac在水稻杂交转育后代中的表达效应. 杨宙,康美花,刘建华,裴冬莲,张标金. 2014

[19]Bt蛋白在水稻不同遗传背景下的含量及对抗虫性的影响. 杨宙,吕再萍,黄仁良,曹丰生,罗世友. 2017

[20]改造Cry1Ac蛋白C端对转基因水稻抗二化螟虫的影响. 刘洋,刘相国,闫玮玉,金永梅,陈子奇,贾伟,肖国红,张艳,林秀峰,尹悦佳.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