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明礼
作者: 赵明礼;张珅;郝海生;赵学明;杜卫华;王栋;朱化彬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奶牛;同期发情;同期排卵-定时输精;繁殖;发情鉴定
期刊名称: 中国畜牧杂志
ISSN: 0258-7033
年卷期: 2015 年 51 卷 17 期
页码: 80-8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人工授精技术在奶牛养殖中的广泛应用,积极推动了优秀种公牛遗传物质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扩散。准确、及时的发情鉴定是奶牛人工授精的基础,然而,由于奶牛产后不发情、发情症状不明显以及发情鉴定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发情鉴定方法不科学等,实际生产中母牛发情检出率较低,影响了产后母牛参配率和繁殖力。同期发情和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可减少母牛发情鉴定工作量,提高母牛发情检出率,甚至不用发情鉴定而直接定时输精,从而提高母牛参配率和繁殖力。本文综述了奶牛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原理,重点介绍了奶牛同期发情和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方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以期为奶牛繁殖和管理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分类号: S823.3
- 相关文献
[1]新疆褐牛同期发情和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效果. 刘建明,褚洪忠,陈幻喜,杨光维,李涛,施巧婷,徐照学,乃比江. 2020
[2]青年奶牛同期发情和同期排卵-定时输精试验. 赵明礼,郝海生,马腾,李旭冰,孙柏青. 2016
[3]奶牛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研究进展. 乌日汗,黄显晔,刘雪松,王爽,张鹏宇,张艳. 2022
[4]奶牛发情期活动量变化规律研究. 李蓝祁,刘江静,陈晓丽,李欣,路永强,王水莲,王栋. 2018
[5]定时人工授精技术及其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 赵善江,童伟,王现军,刘云祥,郝海生,朱化彬. 2020
[6]一种基于奶牛反刍时间的发情鉴定新技术. 冯涛,郭勇,白佳桦,许晓玲,刘彦. 2013
[7]同期排卵处理母牛体温和活动量变化规律及效果分析. 田宏志,陈晓丽,李欣,李茹意,王栋. 2020
[8]不同繁殖季节规模化胚胎移植受体羊同期发情处理研究. 霍飞,罗永明,阿依努尔·亚森,张国庭,董红,郑新宝,陈静波. 2015
[9]外源激素处理对奶牛同期发情的调节效果. 刘立山,郎侠,王彩莲,周瑞,宋淑珍,宫旭胤,王斐,吴建平. 2018
[10]利用氯前列烯醇诱导奶牛同期发情及定时输精效果分析. 何光中,刘镜,杨红文,何金平,王正良,张晓可. 2012
[11]激素剂量对奶牛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 刘立山,郎侠,王彩莲,周瑞,宋淑珍,宫旭胤,王斐,吴建平. 2018
[12]奶牛场生殖激素使用存在的问题浅析. 刘辉放,董红,朱恒乾,陈静波. 2019
[13]进口奶牛冷冻胚胎移植试验效果的研究. 程广龙,赵辉玲,江喜春,施六林,祖君华,朱德建. 2006
[14]应用国产激素进行奶牛超数排卵及同期发情处理的试验研究. 贺文杰,敖琦,田金如,徐民然,邓瑞广,李继军,郭淑珍,朱云芝. 1992
[15]抑制素免疫技术提高奶牛繁殖性能的最新研究进展. 陈芳,郭日红,梅承,施振旦. 2022
[16]提高奶牛受胎率的免疫抑制素技术研究初报. 陈芳,侯钇安,郭日红,施振旦. 2023
[17]掌握母畜繁殖特性 力争全配满怀. 扆锁成. 2012
[18]世界奶牛繁殖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王雅晶,朱化彬,王雅春,李胜利,张胜利,曹志军. 2014
[19]影响高产奶牛繁殖性能的营养因素. 王晓阳,吕礼良,王大广,王浩,王亚军. 2008
[20]奶牛繁殖的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黄金明,王长法,王洪梅,李建斌,仲跻峰.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ART3调控小鼠精子发生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作者:许师源;张留光;刘松奇;吴开慧;汪超;王栋;庞云渭
关键词:ADP核糖基转移酶3;精细胞;支持细胞;信号通路
-
IGF1、CoQ10、MT联合添加缓解热应激对牛IVF囊胚的影响
作者:张航;张培培;杨柏高;冯肖艺;牛一凡;余洲;曹建华;万鹏程;赵学明
关键词:IGF1;CoQ10;褪黑素;热应激;奶牛;胚胎
-
热应激对牛卵子及其胚胎表观遗传修饰与发育能力的影响
作者:冯肖艺;张培培;张航;郝海生;杜卫华;朱化彬;崔凯;赵学明
关键词:热应激;牛;卵子;表观遗传修饰;发育能力
-
规模化猪场4周批批次化生产应用效果
作者:秦玉圣;周波;李昆鹏;赵君;尹闯;庞明月;白佳桦;田见晖;王栋;刘彦
关键词:
-
基于深度学习的设施甜樱桃水肥一体化智能控制系统
作者:王冉冉;孔祥鲁;王栋;周菲;刘伟云;崔冬冬
关键词:相似度计算;词性标注;Drools;深度学习
-
基于高密度SNP标记对112份温热改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特征鉴定与表型性状评价
作者:王栋;郭爽;聂蕾;何玥;涂亮;蒋喻林;刘鹏飞;王安贵;祝云芳;郭向阳;吴迅;陈泽辉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性状评价;SNP标记
-
母牛发情期间躯体不同部位温度变化规律研究进展
作者:修豪宇;李迎军;原开敏;汪超;杨书含;吕丽华;王栋
关键词:母牛;不同部位体温;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