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地区绿豆玉米间作试验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洪皓
作者: 王洪皓;乔辉;赵秋;何伟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绿豆;间作;产量;效益
期刊名称: 园艺与种苗
ISSN: 2095-0896
年卷期: 2019 年 008 期
页码: 35-37
摘要: [目的]探索玉米与绿豆间作种植模式,为农作物高产高效种植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玉米和绿豆为试验材料,进行间作试验,研究不同间作行距对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玉米与绿豆4∶4间作总产值最高,玉米与绿豆4∶8间作纯收入最高.[结论]确定了玉米与绿豆间作的最佳种植模式,为辽宁省食用豆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分类号: S513%S522
- 相关文献
[1]玉米绿豆间作效应分析. 闫锋,崔秀辉,王成,曾玲玲,王宇先,王立达,浦子刚. 2013
[2]玉米绿豆间作效应分析. 于运凯. 2014
[3]广西春大豆与玉米不同间作模式效益分析. 梁江,汤复跃,韦清源,郭小红,陈渊. 2017
[4]玉米螟赤眼蜂适宜生境的研究与利用:Ⅲ.夏玉米间作葡匐型绿豆对…. 郑礼. 1997
[5]苜蓿、绿豆与玉米间作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张佳宁,杜君,郭孝. 2022
[6]玉米间作大球盖菇对土壤的影响及效益分析. 谷维,张荣芳,苏雅迪,王丙锋,王朝文,盖志佳,黄绪堂,张俐俐. 2020
[7]西北半干旱区大豆不同间作模式效益分析. 吕军峰,张国宏,郭天文,张国平,侯慧芝. 2011
[8]玉米花生高效间作模式及适宜花生品种筛选研究(英文). 原小燕,符明联,王建丽,李根泽,冯光勇. 2014
[9]间作模式及氮、磷肥对玉米—花生间作体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原小燕,李根泽,林安松,王绍彩,王建丽,张云云,符明联. 2015
[10]油葵绿豆不同行比间作对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张璐,何录秋,杨学乐. 2021
[11]不同种植模式对棉花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秦文利,刘忠宽,智健飞. 2017
[12]甘蔗–绿豆间作压青还田和施氮水平对甘蔗性状的影响. 苏利荣,何铁光,苏天明,李琴,秦芳,李杨瑞. 2019
[13]甘蔗间作种植方式研究进展. 崔雄维,张跃彬,刘少春,郭家文. 2009
[14]盐碱地棉花花生间作种植模式对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汪宝卿,么传训,夏海勇,孔玮琳,刘开昌. 2019
[15]玉米大豆间作对资源利用及产量、效益影响的研究进展. 孟维伟,王旭清,刘佳,戴海英,尹庆良,张正. 2013
[16]大豆、木薯播期对间作大豆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陈渊,梁江,曾维英,韦清渊,陈文杰,钟开珍,年海. 2012
[17]玉米大豆间作对辽西地区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刘洋,孙占祥,白伟,郑家明,侯志研,张莹,文凤. 2011
[18]隔根对小麦间作玉米产量及土壤水分消耗特征的影响. 郑立龙,陈珩. 2017
[19]不同氮水平下夏玉米夏大豆间作对其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孔玮琳,薛燕慧,李进,李冬,梅沛沛,夏海勇. 2018
[20]辽西不同玉米/沙打旺间作模式的土壤水分和产量效应研究. 刘洋,孙占祥,白伟,郑家明,侯志研,冯良山,杨宁.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投饵率对稻田养殖扣蟹生长性能的影响
作者:封岩;闫有利;肖祖国;吴丽娜;乔辉;李敬伟
关键词:稻田;扣蟹;投饵率;生长性能
-
不同配组鲤子代营养品质测定与评价
作者:吴丽娜;李敬伟;闫有利;封岩;肖祖国;乔辉
关键词:
-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工会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作者:王洪皓
关键词: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工会工作;现状;对策
-
长期冬绿肥翻压对土壤有机氮组分的影响研究
作者:代雪宾;田秀平;赵秋;董家僖
关键词:冬绿肥翻压;土壤;有机氮组分;相关分析;通径分析
-
缩节胺对红小豆生长调控的试验研究
作者:何伟锋;王洪皓;徐宁
关键词:缩节胺;红小豆;生长调控
-
10个毛苕子品种(品系)叶片的生理指标及生物量比较
作者:揣燕;向春阳;赵秋;田秀平;杜锦
关键词:毛苕子;绿肥;土壤肥力;生理特性;酶活性;渗透物;生物量
-
蝇蛆粉替代鱼粉对德国镜鲤生长性能、体组成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作者:封岩;闫有利;肖祖国;乔辉;李敬伟;王旭
关键词:蝇蛆粉;德国镜鲤;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