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卵胞质内显微受精中第一极体位置与激活方法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原巨强

作者: 原巨强;陈静波;赵云程;海丽且木;赵晓娥;马保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牛卵胞质内显微受精;第一极体;化学激活;囊胚发育率

期刊名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1-9387

年卷期: 2008 年 36 卷 02 期

页码: 17-2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讨牛卵母细胞胞质内显微受精(ICSI)操作中,卵母细胞第一极体位置以及受精卵化学激活方法对ICSI卵体外发育的影响。【方法】采集牛卵巢,成熟培养卵母细胞后,调整其第一极体分别位于相当于时钟6点和12点的位置,进行牛卵母细胞胞质内显微受精,以ICSI卵不进行激活处理为未激活组,分别采用乙醇、离子霉素及离子霉素联合6-二甲基氨基嘌呤(6-DMAP)激活ICSI卵,统计ICSI卵的形态完整率、卵裂率和囊胚发育率。【结果】第一极体分别位于相当于时钟6点和12点的位置时,所获得的ICSI卵形态完整率(92.9%和94.0%)、卵裂率(37.1%和40.0%)和囊胚发育率(12.9%和12.2%)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未激活组ICSI卵的卵裂率较低,不能发育到囊胚;用乙醇或离子霉素激活时,ICSI卵的卵裂率(25.7%和27.6%)和囊胚发育率(3.3%和3.4%)均显著高于未激活组(7.5%和0)(P<0.05);用离子霉素与6-DMAP联合激活时,ICSI卵的卵裂率和囊胚发育率分别为38.9%和13.9%,显著高于乙醇激活组、离子霉素激活组及未激活组(P<0.05)。【结论】对牛卵母细胞进行ICSI操作时,第一极体分别位于相当于时钟6点和12点位置时,对ICSI卵的发育无显著影响;采用离子霉素和6-DMAP联合激活,有利于ICSI卵的体外发育。

分类号: S823

  • 相关文献

[1]小型猪克隆胚的构建及胚胎移植研究. 戴建军,李垚,顾晓龙,张廷宇,吴彩凤,张树山,吴斌,陈会兰,陈学进,张德福. 2011

[2]不同化学激活方法对山羊卵母细胞激活效果的研究. 敖红,王海,连正兴,李宁,夏国良. 2003

[3]卵巢存放温度及时间对雪龙黑牛卵母细胞成熟及囊胚发育的影响. 许红喜,邢雪森,吴蒙,王秀利,仇雪梅,崔玉东,李曦. 2010

[4]雪龙黑牛卵巢存放不同温度及不同时间对卵母细胞成熟及囊胚发育的影响. 许红喜,邢雪森,吴蒙,王秀利,李曦. 2009

[5]哺乳动物第一和第二极体的研究. 范必勤. 2000

[6]哺乳动物第一第二极体的研究. 范必勤. 2000

[7]猪第一极体核物质参与卵母细胞受精及其胚胎发育的研究. 王公金,谭小东,周小龙,于建宁,徐小波. 2009

[8]活性氧(ROS)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凋亡的影响. 刘涛,李向臣,浦亚斌,姚雅馨,关伟军,马月辉. 2010

[9]不同成熟时间对牛卵母细胞发育及去核效率的影响. 施巧婷,黄俊成,杨梅,张家新,王力虎,李辉,郭志勤. 2001

[10]6-DMAP抑制栉孔扇贝(♀)×虾夷扇贝(♂)受精卵第一极体释放后染色体的分离状况. 迟长凤,杨爱国,王清印,刘志鸿,周丽青. 2009

[11]小鼠极体重组卵母细胞的体外受精与发育. 王公金,刘文华,谭晓东,徐小波,范必勤,赵伟. 2008

[12]猪第一极体的排出规律及其保存过程中的活性变化. 徐小波,于建宁,王公金,谭小东. 2018

[13]小鼠卵母细胞第一极体的采集与保存. 刘文华,孙洁,王公金,徐小波,李朝军. 2006

[14]H1foo在牛核移植胚胎中的表达. 姚雅馨,李向臣,浦亚斌,赵倩君,关伟军,马月辉. 2010

[15]猪极体的排出与退化规律及其活性保存. 徐小波,章熙霞,王公金,谭小东,周晓龙.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