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虫乙酯对桃蚜的毒力及持效期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姜春燕

作者: 姜春燕;宫亚军;石宝才;王泽华;康总江;顾耘;朱亮;魏书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螺虫乙酯;桃蚜;生物测定;微虫笼法;持效期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3 年 46 卷 04 期

页码: 745-75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明确新型内吸型杀虫剂螺虫乙酯对桃蚜(Myzus persicae)的毒力及持效期。【方法】利用3种生物测定方法开展螺虫乙酯对桃蚜的室内生物测定,用定量数据概率和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螺虫乙酯对桃蚜的毒力,并利用微虫笼法对螺虫乙酯的持效期进行研究。【结果】玻璃板法、微虫笼法和圆片法的测定结果存在差异,微虫笼法进行生物测定时植物叶片的保持时间较长,测定结果更加可靠。3种生物测定方法测得的桃蚜若蚜死亡率随着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到120 h达稳定。利用定量数据概率的方法分析表明,玻璃板法、微虫笼法和圆片法测定的螺虫乙酯对桃蚜若蚜的LC50分别为0.0886、0.1258和0.8459 mg.kg-1,利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表明,在1.5625 mg.kg-1下的LT50分别为2.5、2.9和3.5 d,LT50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大而递减。螺虫乙酯具有较长的持效期,防治效果在施药7 d后开始下降,死亡率由100%降低至20%以下。【结论】本研究提出的用微虫笼进行螺虫乙酯生物测定的方法,可为长持效期药剂的生物测定提供参考;目前田间桃蚜种群对螺虫乙酯仍处于非常敏感的状态。

分类号: S433

  • 相关文献

[1]两种体色生物型桃蚜对杀虫剂敏感性差异及其与酶活力的关系. 宫亚军,王泽华,石宝才,姜春燕,康总江,金桂华,魏书军. 2013

[2]氟啶虫胺腈亚致死浓度对桃蚜生长和繁殖的影响. 王泽华,范佳敏,陈金翠,宫亚军,魏书军. 2017

[3]东北地区土壤中高毒力虫生真菌菌株的筛选. 王爽,李新民,刘春来,夏吉星,杨帆,王克勤,刘兴龙,邵天玉. 2015

[4]北京地区不同桃蚜种群的抗药性研究. 宫亚军,王泽华,石宝才,康总江,朱亮,郭晓军,刘建华,魏书军. 2011

[5]嘧菌酯与吡唑醚菌酯对烟草白粉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在烤烟漂浮育苗阶段的防治效果. 汪汉成,李文红,夏海乾,王茂胜,孟琳,石俊雄,商胜华,王晶君. 2012

[6]新型杀虫剂-丰棉丹. 王智. 1995

[7]新型杀菌剂500F的抗菌活性测定. 王万立,刘春艳,郝永娟,王勇. 2005

[8]不同杀螨剂对新疆棉田土耳其斯坦叶螨田间药效. 马亚杰,马亚杰,马小艳,任相亮,胡红岩,王丹,宋贤鹏,李欢欢,周燕楠,马艳. 2021

[9]16种杀菌剂对火龙果褐腐病菌抑菌持效期及田间防效试验. 蓝国兵,何自福,于琳,汤亚飞,李正刚,邓铭光,佘小漫. 2019

[10]0.3%印楝素乳油防治杨梅果蝇药效试验及持效期评价. 孙道旺,曹继芬,杨明英,杨红映,杨美兰,杨家鸾,严位中. 2005

[11]不同类型杀虫剂对柑橘木虱的田间防治效果评价. 曾令柏,刘雪源,唐涛. 2017

[12]25%吡蚜酮悬浮剂防治水稻稻飞虱药效研究. 韩民利,郑振宇,邢春强,张薇. 2017

[13]40%氯虫酰胺·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对全年水稻稻纵卷叶螟的防控技术. 刘雪源,刘都才,魏昌贵. 2009

[14]吡虫啉拌种量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及其在小麦籽粒中的残留研究. 高占林,党志红,李耀发,王亚欣,代丽华,许桂明,马云华,潘文亮. 2011

[15]阿高氯乳油对小菜蛾的毒力与应用研究. 许小龙,顾中言,韩丽娟. 2001

[16]10种杀虫剂对甘薯蚁象的毒力测定. 王容燕,马广源,高波,李秀花,马娟,陈书龙. 2015

[17]5种药剂对草地贪夜蛾田间防效和持效期比较. 刘彦龙,吕宝乾,孙强,卢辉,唐继洪,唐雪. 2023

[18]小菜蛾性信息素控释技术研究与应用. 张国庆,唐婷,秦玉川,陈福寿. 2015

[19]壳聚糖对悬浮种衣剂理化指标改变与持效期关联的研究. 常晓春,雷斌,段俊杰. 2014

[20]大棚蔬菜杀菌剂-特立克. 牛赡光. 199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