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三螺旋模式构建及其作用机制-基于四川省实证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唐江云
作者: 唐江云;彭璟颜;熊鹰;郭耀辉;李晓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农业科技创新;三螺旋理论;四川省
期刊名称: 科技管理研究
ISSN: 1000-7695
年卷期: 2022 年 022 期
页码: 177-18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丰富三螺旋理论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应用并揭示其运行机制,在分析政府、专家团队、涉农企业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定位和职能作用的基础上,运用三螺旋理论构建“政府-专家团队-企业”农业科技成果三螺旋转化模式,并以四川省屏山县的好实在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水果创新团队和“科技扶贫万里行”水果产业技术服务团队、县委县政府构成的三螺旋转化模式为实践案例,剖析各主体的角色及其作用。结果表明:协同转化、利益联结和价值共创是农业科技成果三螺旋转化模式有效运转的关键机制,其中政府是主导推动力量,专家团队是技术力量,企业则能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同时,针对该三螺旋体系面临各主体地位不平等、企业独立研发创新能力低、三主体传播力量弱等发展困境,提出突出政府的服务功能、增强企业的技术供给作用和大力培育科技中介机构等对策建议,推动三主体以农业产业发展为核心、良性互动为基础,畅通信息链、提升价值链、促进创新链,最终形成农业科技创新的螺旋式增长。
分类号: F323.3
- 相关文献
[1]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为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李家洋. 2012
[2]加强省级农业科研院所科研项目管理的思路探讨 -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为例. 陈琳,蒋鹏,郭小蛟,高必军,张涛. 2022
[3]三螺旋理论视角下的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行机制研究 -基于金颖农科孵化器的实证研究. 周星星,曾国平,刘建峰. 2021
[4]浅析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机制. 王船起. 1992
[5]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建议. 周星星,刘建峰,尹艳. 2017
[6]构建闽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平台的若干思路. 曾玉荣,翁志辉,周江梅. 2007
[7]加速农业科技成果形成新生产力的若干重大措施. 张郅政,黄述羲. 1991
[8]基于供给侧和需求侧需求视角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邱启程,袁春新,唐明霞,程玉静,顾卫兵. 2016
[9]着力农业科技创新 搞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蔡金华,王建华,杨勇,陈露. 2018
[10]制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微观主体因素分析及对策. 王凤山,郭金瑞. 2016
[11]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与思考——以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马彦. 2017
[12]淮安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彭杰,徐文静,曹凯歌,吴传万,郭小山,顾爱兵,汪国莲. 2016
[13]地市级农科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分析. 郭德好. 2016
[14]地市级农业科研状况及发展建议. 蔡金华,王建华,温小林. 2017
[15]克服制约因素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王正平. 1991
[16]刍议农业科技成果潜力及转化. . 1991
[17]试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 1992
[18]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本模式比较. 郭建强,冯开文. 2010
[19]新形势下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之思考. 王文娟,刘凤芹. 2019
[20]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田玉,马铭泽,高慧敏,徐万强.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研究
作者:熊鹰;高文波
关键词:农业社会化服务;绿色低碳;作用机制;实践探索;对策建议
-
梨果实石细胞木质素合成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王红宝;王永博;王晋;李勇;李晓;王迎涛;王亚茹
关键词:梨;石细胞;木质素;调控机制
-
红叶石楠诱控花生田金龟甲优势种的效果研究
作者:曲春娟;蒋相国;杜龙;姜晓静;鞠倩;李晓;曲明静
关键词:花生;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红叶石楠;引诱效果
-
葛根多糖对猫肠道菌群的影响
作者:赵世帆;薛华磊;陈凯;李晓;王米
关键词:葛根多糖;肠道菌群;微生态平衡;宠物食品添加剂
-
大豆田反枝苋对除草剂多抗性及靶标抗性机理研究
作者:杜龙;李宁;尚素琴;李丹;李晓;曲明静
关键词:反枝苋;氟磺胺草醚;咪唑乙烟酸;多抗性机理
-
四川省种植业碳排放现状、动态演进及预测
作者:熊鹰;但玉玲;王斌;向智敏;刘宗敏
关键词:种植业;碳排放测算;核密度分析;灰色预测模型;四川省
-
采收成熟度对雪茄茄衣烟叶晾制质量的影响
作者:杨景全;张杨;王以慧;李晓;侯冰清;曾文龙;毛顺鑫;孙鹏;李荣芳;宁扬;方松
关键词:茄衣烟叶;采收成熟度;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外观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