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葛诚
作者: 葛诚;喻勇;徐玲玫;樊蕙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产区;Sinorhizobium;血清学;分离物;分布频率;血清型;群体分布;野生大豆;中国黑龙江;共生体系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年卷期: 1991 年 04 期
页码: 316-319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对分离自中国黑龙江、辽宁等15个省(区)的366个中华根瘤菌(快生型大豆根瘤菌)分离物进行了血清学分类和自然分布分析。结果表明211个菌株占58%的分离物被归为14个血清型。其中分布频率较高的血清型为2048,217和2120,分别为总分离物的20.7,13和9%。15个省(区)的S.fredii自然分布频率不同,出现最多的血清型为2048、217、2120、2077、DE1611和DE412。讨论了S.fredii血清学分布在大豆——大豆根瘤菌共生体系生态学研究中的价值和意义。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玉米矮花叶病毒河南分离物的分子鉴定. 王锡锋,周广和. 2002
[2]油菜花叶病毒(Oilseedrapemosaicvirus)Wh株系的鉴定. 许泽永,蔡丽,陈坤荣,晏立英,侯明生. 2005
[3]福建省猪副猪嗜血杆菌病血清学调查及菌株ompP5基因序列分析. 车勇良,王隆柏,陈如敬,江斌,吴学敏,刘玉涛,庄向生,周伦江. 2012
[4]蓝舌病病毒群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耿宏伟,杨涛,马健男,孙恩成,王凌凤,魏鹏,秦永丽,吴东来. 2010
[5]闽北山垄田稻萍鱼共生体系与萍体氮素循环利用效率研究. 翁伯奇,唐建阳,应朝阳,白雪峰,熊焰,杨涛. 1998
[6]猪苓与蜜环菌共生体系的研究进展. 柳玲玲,秦松,朱国胜,刘永翔,刘作易. 2012
[7]“Lemont/特青”重组自交系的六性状籼粳分类研究. 梅捍卫,黎志康,王一平,余新桥,钟代彬,罗利军,应存山. 1997
[8]栖息环境和种间竞争对中华蜜蜂群体分布的影响. 余林生,韩胜明. 2003
[9]广西香蕉枯萎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及分布. 郭堂勋,莫贱友,李其利,唐利华,陈军,吴玉东,魏晴. 2016
[10]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番茄灰霉病菌多抗性分子检测及精准减量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赵建江,韩秀英,马雪梅,路粉,吴杰,王文桥,毕秋艳,赵鹏翔,张涛. 2022
[11]青虫菌6号液剂防治豆天蛾的研究1、应用青虫菌6号液剂防治豆天蛾大面积试验. 吴汝麒,张跃霞,周健. 1988
[12]河北省大豆根围植物寄生线虫种类鉴定. 曹克强,杨玉文,彭德良. 2004
[13]大豆孢囊线虫的诊断技术. 欧师琪,刘学敏. 2005
[14]浙春3号及其亲本和后代品系抗花叶病毒病基因型的分子标记辅助鉴定. 徐芸,袁凤杰,徐惠超,关荣霞,朱文英,刘章雄,常汝镇,曲延英,邱丽娟. 2005
[15]大豆疫霉菌鉴定和检测的特异性SSR标记建立. 蔺宇,朱振东,王晓鸣,武小菲,李彦舫. 2006
[16]高油大豆新品种福豆18. 蓝新隆,张玉梅,胡润芳,林国强. 2024
[17]中国小麦地方品种春化基因的分布及其与冬春性的关系. 姜莹,黄林周,胡银岗. 2010
[18]陕西小麦品种(系)籽粒黄色素含量基因的检测及其分布. 张影全,付晓洁,张晓科,张晓卉,张同兴,任万杰,尉倩. 2010
[19]陕西小麦黄色素含量基因TaZds-A1和TaZds-D1的组成与分布. 张钰玉,张晓科,蒋雷,刘芳军,王宪国,白升升,王晓龙. 2013
[20]青海育成小麦5个主效矮秆基因的分子检测. 徐晶晶,蒋礼玲,马晓岗,宋娇.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土壤封闭除草剂对南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地的防草效果
作者:李俭梅;湛厚观;喻勇;马雄;黄山;周虹;阳小凤
关键词:土壤封闭除草剂;玉米;大豆;株防效;鲜重防效
-
设施辣椒有机基质栽培研究
作者:王安华;袁祖华;苏胜权;何园;喻勇;肖昱涛;古湘
关键词:有机基质栽培;设施辣椒;产量;土传病害
-
微生物肥料发展的几个问题
作者:葛诚
关键词:微生物肥料;发展阶段;农业生产;固氮菌剂;行业发展过程;产品质量;企业设备;生产设备;纤维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
-
大豆根瘤菌与大豆品种共生匹配性研究
作者:马中雨;李俊;张永芳;樊蕙;李力
关键词:根瘤菌;大豆;结瘤匹配性;固氮酶活性
-
我国微生物肥料行业发展的若干问题
作者:葛诚
关键词:微生物肥料;肥料生产企业;绿色环保肥料;发展阶段;根瘤菌接种;产品质量;农民消费者;根瘤菌肥料;工程技术中心;高新技术手段
-
微生物肥料的核心是特定的有效菌种
作者:葛诚
关键词:
-
我国微生物肥料的发展现状和正确使用
作者:葛诚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