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地方品种“开县罗汉麦”在远缘杂交中的遗传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登才

作者: 颜济;杨俊良;罗明诚;杨武云

作者机构: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1999 年 06 期

页码: 777-78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普通小麦(Triiticum aestivum L.)是由 A、B、D染色体组组成的六倍体物种.虽然这 3个染色体组间存在部分同源关系,但是减数分裂中期的染色体配对只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这是由于普通小麦存在Ph(即 Pairing homoeologous)配对调控系统.这个配对控制系统也同样抑制普通小麦与其外源属种的部分同源染色体间的配对,这也就阻碍了外源遗传物质向小麦染色体的转移工作.在这个控制系统中,位于小麦 SB染色体上的 Ph基因对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的抑制作用最强.以小麦品种“中国春”为材料,Sears在Phl位点上产生了一个突变体,被称之为phlb.这个突变体相对于Phl为隐性,它允许小麦及其与外源物种的杂种的部分同源染色体发生配对.同时,在3D染色体上还存在另外一个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的抑制者Ph2,它的作用强度约为Phl的一半.在PhZ位点,已产生了两个不同的隐性突变体ph2a和ph2b.此外,小麦的2,3,4,5,6部分同源群上的一些染色体对小麦与外源物种的杂种的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也有较弱的影响.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