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猎物及密度对巴氏新小绥螨和拉戈钝绥螨同类相残和集团内捕食作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卢塘飞

作者: 卢塘飞;陈俊谕;张方平;叶政培;李磊;符悦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巴氏新小绥螨;拉戈钝绥螨;捕食偏好性;捕食量;猎物

期刊名称: 环境昆虫学报

ISSN: 1674-0858

年卷期: 2021 年 001 期

页码: 214-22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明确不同猎物及密度下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与拉戈钝绥螨Amblyseius largoensis(Muma)的同类相残和集团内捕食作用,为其协同应用控制橡胶树害螨提供依据。在室温27±1℃、湿度75%±5%、光周期12 L:12 D条件下,以六点始叶螨Eotetranvchus sexmaculatus(Riley)、比哈小爪螨Oligonychus biharen(Hirst)和东方真叶螨Eutetranychus orientalis(klein)为集团外猎物,观察巴氏新小绥螨和拉戈钝绥螨对集团内和集团外猎物的捕食选择行为,以及不同集团外猎物密度下两种捕食螨对同种和异种捕食螨的捕食作用。巴氏新小绥螨和拉戈钝绥螨对异种个体及集团外不同猎物的捕食偏好性及捕食时间存在明显差异。巴氏新小绥螨偏好取食集团外猎物,异种捕食螨拉戈钝绥螨残存率达到80.00%以上;拉戈钝绥螨偏好取食集团外猎物六点始叶螨和比哈小爪螨,而当东方真叶螨存在时,其更偏好取食异种捕食螨巴氏新小绥螨(残存率为26.67%);发生集团内捕食时,拉戈钝绥螨为集团内捕食者,而巴氏新小绥螨为集团内猎物。集团外猎物密度可显著影响巴氏新小绥螨和拉戈钝绥螨相残作用,尤以猎物六点始叶螨对巴氏新小绥螨和东方真叶螨对拉戈钝绥螨影响最为明显,其充足时比无猎物时捕食量分别下降了68.85%和62.90%。巴氏新小绥螨和拉戈钝绥螨的集团内捕食分别以比哈小爪螨和六点始叶螨的影响最大,猎物充足时比无猎物时捕食量下降了80.00%和69.44%,但拉戈钝绥螨在以东方真叶螨为猎物时集团内捕食受猎物密度影响较小,猎物充足时取食量与猎物不足时接近,比无猎物时捕食量只下降20.83%。集团外猎物六点始叶螨、比哈小爪螨存在时,巴氏新小绥螨和拉戈钝绥螨表现为偏好选择集团外猎物,密度增加对两种植绥螨的同类相残和集团内捕食作用有明显抑制作用,但东方真叶螨充足与否,拉戈钝绥螨对巴氏新小绥螨的集团内捕食作用影响差异不显著。

分类号: S476.2

  • 相关文献

[1]棉蚜密度对瓢虫集团内捕食作用的影响. 陆宴辉,徐建祥. 2016

[2]智利小植绥螨捕食猎物种类的研究. 鲁新,李丽娟,刘宏伟,张国红,丁岩,汪洋洲. 2006

[3]七星瓢虫成虫对枸杞木虱的捕食作用. 巫鹏翔,欧阳浩永,徐婧,何嘉,张蓉,张润志. 2016

[4]异色瓢虫对草地贪夜蛾和甜菜夜蛾的捕食作用及偏好性. 唐艺婷,张学峰,赵云霞,张凯,曹凯歌,王孟卿,陈澄宇. 2025

[5]果园害虫天敌(二)-草蛉. 武海斌. 2017

[6]马铃薯甲虫捕食性天敌昆虫种类及捕食量初步研究. 冯丽凯,王佩玲,舒敏,郭文超,王朴. 2013

[7]转Bt基因棉对草蛉的影响. 魏伟,钱迎倩,马克平,张永军,吴孔明. 2002

[8]双带盘瓢虫对蔗绵蚜捕食作用研究. 张清泉,黄凤宽,陆温. 2008

[9]剑毛帕厉螨对食用菌中腐食酪螨捕食的初步研究. 郝玲玉,赵思佳,刘志强,苏娅,张晗,郑卉娜,郝进良,高慧敏. 2022

[10]异色瓢虫对胡萝卜微管蚜防治潜能评价. 张晓曼,奚一名,王甦,罗晨,张帆. 2015

[11]用血清学方法评定七星瓢虫对棉蚜捕食作用的研究. 姚举,陈贺,刘芳政,魏建华. 2000

[12]短期饥饿处理对蠋蝽寿命、繁殖力及捕食量的影响. 潘明真,易忠经,张长华,郭义,刘晨曦,张礼生,王孟卿,贾芳曌,杨在友,陈红印. 2017

[13]黑肩绿盲蝽对不同虫态褐飞虱的捕食量及捕食选择性. 唐耀华,陈洋,何佳春,傅强. 2014

[14]四斑小毛瓢虫生物学特性初探. 陈长风,邹德玉,陈红印. 2010

[15]十斑大瓢虫对豆蚜的捕食特性研究. 魏莲,刘虹伶,伍兴隆,陈河竹,彭应力,肖科军,蔡鹏,房超,李跃建,蒲德强. 2024

[16]释放巴氏新小绥螨防治温室大棚番茄上的烟粉虱. 王恩东,吴圣勇,吕佳乐,姜晓环,马兆义,刘亚杰,刘振州,赵宏玉,吴朔,吴霞,徐学农. 2020

[17]加州新小绥螨和巴氏新小绥螨对二斑叶螨的捕食能力比较. 王蔓,李波,黄婕,门兴元,季洁,刘永杰,尹淑艳. 2019

[18]短时高温胁迫对携带球孢白僵菌的巴氏新小绥螨的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刘明秀,尼玛玉珍,冯小天,李宣良,杨,张开军,相栋,陈翰秋,李亚迎,刘怀. 2024

[19]巴氏新小绥螨毒死蜱抗性选育及生物学特性. 王莉,程明明,傅云梅,方云洪,魏志堂,成禄艳,雷双,丁莉莉,于士将,丛林,冉春. 2021

[20]巴氏新小绥螨对相似穿孔线虫的捕食作用及在植物上的分布. 谢辉,李敦松,王恩东,张宝鑫,徐春玲.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