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宁含量的核桃涩味评价体系初建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警

作者: 刘警;李扬;刘金利;王英杰;于秋香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核桃;涩味;单宁含量;评价体系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23 年 51 卷 009 期

页码: 190-192

摘要: 以121份核桃种质资源为试材,根据感官评价将其分为不涩(0级)、稍涩(1级)、较涩(2级)、涩(3级)4个涩味等级,并在此基础上测定单宁含量,以此结果为标准建立核桃果实的涩味评价体系.结果表明,单宁含量在121份核桃资源中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单宁含量与涩味程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达到0.682.单宁含量在不同涩味等级核桃间存在显著差异,3级核桃的单宁含量最高,平均可达12.14 mg/g,显著高于其他等级核桃的单宁含量,0级核桃单宁含量最低,平均只有4.99 mg/g,显著低于其他等级核桃的单宁含量.初步建立核桃涩味评价体系:当单宁含量(x)≤6 mg/g时,涩味等级一般为0级;当614 mg/g时,涩味等级一般为3级.此评价体系的建立为后续育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分类号: S664.1

  • 相关文献

[1]甘蓝型油菜籽单宁含量及其分布研究. 刘琴,白兴粱,吴梨,浦惠明,李春阳,韩建. 2012

[2]高粱低单宁含量基础材料的筛选及利用. 王黎明,马景生,张育松,焦少杰,申忠宝,王军. 2002

[3]16种山蚂蝗属种质资源营养价值评价. 杨孝奎,黄冬芬,胡安,郇恒福,郇树乾,刘国道,刘许霖. 2023

[4]山西省高粱品种蛋白质、赖氨酸和单宁含量研究. 庾正平,贾丽娟. 1992

[5]高粱种质籽粒蛋白质含量和单宁含量的测定及聚类分析. 张一中,周福平,张晓娟,梁笃,郭琦,赵文博,柳青山,杜维俊. 2017

[6]延迟采收及不同酿造工艺对北国红山葡萄干红酒单宁含量影响. 舒楠,谢苏燕,路文鹏,肖家美. 2019

[7]施氮量对3个极早熟高粱品种干物质积累及籽粒品质的影响. 严洪冬,王黎明,焦少杰,姜艳喜,苏德峰,吴振阳,马子竣. 2023

[8]矿石浸泡水对绿茶茶汤风味的影响. 刘钰懿,徐龙杰,汪芳,雷晶,赵凯,曹青青,陈建新,许勇泉. 2024

[9]GA_3和TDZ对‘巨玫瑰’葡萄果皮涩味的影响. 黄海娜,程大伟,顾红,张洋,郭西智,陈锦永. 2019

[10]橄榄果实发育过程中单宁变化规律研究. 吴如健,万继锋,韦晓霞,陈瑾,胡菡青,潘少霖. 2015

[11]新鲜莲子不同组织涩味成分与关键酶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杨银爱,韩延超,刘瑞玲,陈慧芝,牛犇,郜海燕,陈杭君. 2024

[12]烘青绿茶苦涩味及其滋味贡献物质分析. 张英娜,陈根生,刘阳,许勇泉,汪芳,陈建新,尹军峰. 2015

[13]绿茶滋味物质的研究进展. 银霞,黄建安,张曙光,刘仲华. 2018

[14]GA3和TDZ对'巨玫瑰'葡萄果皮涩味的影响. 黄海娜,程大伟,顾红,张洋,郭西智,陈锦永. 2019

[15]我国渔业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研究. 关锐捷,刘大安. 1995

[16]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探讨. 王伟安,夏海英. 2008

[17]科研院所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 姜夕泉,孙苏阳. 2005

[18]农业科技进步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其在贵州农业的应用初探. 张建. 2010

[19]区域层次现代农业评价体系构建与测度研究简. 陈志峰,曾玉荣,郑百龙,许文兴. 2016

[20]农业科技竞争力研究进展——基于文献综述的视角. 郑丹,徐海峰,杜鹍,徐世艳.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