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新发扩张型心肌病药物治疗后左心室逆重构发生率及预测因素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潘宇

作者: 潘宇;刘晓燕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左心室逆重构;药物治疗;儿童

期刊名称: 临床儿科杂志

ISSN: 1000-3606

年卷期: 2020 年 11 期

页码: 851-85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新发扩张型心肌病药物治疗后左心室逆重构的发生率及预测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2月至2018年11月住院治疗的新发扩张型心肌病、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并随访至2020年1月或死亡的5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住院及出院后均给予标准药物治疗。根据随访复查的超声心动图结果,定义随访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基线提高≥10%且LVEF≥55%,同时经体表面积标准化后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Z值(LVEDD-Z)较基线降低≥10%且LVEDD-Z≤2为达到左心室逆重构,调查左心室逆重构发生率。收集患儿首次入院时的临床和超声心动图等指标,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左心室逆重构的基线预测指标。结果 55例患儿中,男16例、女39例,发病年龄中位数7个月(范围23天~13岁2个月)。超声心动图中位随访33个月(范围1~85个月)后,25例患儿发生左室逆重构,其LVEF由入院时(37.1±7.4)%提高至随访时(65.7±5.4)%,LVEDD-Z由(9.5±3.0)降低至随访时的(1.3±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动脉高压、中重度三尖瓣反流、血清白蛋白水平与儿童新发扩张型心肌病发生左室逆重构相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无中重度三尖瓣反流是儿童新发扩张型心肌病发生左室逆重构的独立预测因素(OR=9.75,95%CI:1.03~87.62,P<0.05)。结论近半数儿童新发扩张型心肌病经药物治疗后可发生左室逆重构,无中重度三尖瓣反流患儿发生左室逆重构的可能性大。

分类号: R725.4

  • 相关文献

[1]儿童肥厚型心肌病的药物治疗进展. 缪文华. 2020

[2]原发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病因研究进展. 汪谚秋. 2018

[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低龄扩张型心肌病模型鼠心功能及心室肌钠通道的影响. 刘奇峰,计晓娟,余更生,陈恒胜,白永虹,曹丽娜. 2016

[4]低龄扩张型心肌病鼠心室肌细胞钠电流变化的初步研究. 刘奇峰,陈恒胜,余更生,计小娟,白永虹,曹丽娜. 2016

[5]干细胞移植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朱琳,明黎,童可,李秋姝,余更生. 2021

[6]妥曲珠利及其复方制剂对人工感染大型艾美耳球虫病兔的治疗. 石团员,鲍国连,索勋,付媛,舒琦艳,陈学智. 2014

[7]子二代中华鲟分枝杆菌感染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张书环,聂品,舒少武,杜浩,Foo Khong Lee,杨月梅,邵纯,邸军,黄君,曾令兵,危起伟. 2017

[8]鸡滑液囊支原体病药物治疗与疫苗免疫及两种方法联合比较试验. 丁美娟,周勇岐,张小飞,卢凤英,许秀梅,汪爱芬,尹秀凤. 2019

[9]鹅禽霍乱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防控. 孔宇飞. 2018

[10]针灸加药物治疗颈椎病96例临床观察. 张卓才. 2009

[11]肉兔腹泻的胃肠道病原检查及防控. 周永学,孙洪超,付媛,王建军,石团员. 2021

[12]方斑东风螺“翻背症”的病原及初步治疗研究. 赵旺,吴开畅,王江勇,凌慧,杨蕊. 2016

[13]药物治疗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体格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 邓岚柳,陈立. 2022

[14]异位妊娠药物治疗三种方法比较. 赵淑芳,贺美中. 2001

[15]动物衣原体病疫苗免疫及治疗研究进展. 谭书敏,周继章. 2020

[16]中国棘球蚴病防诊治体系建设与创新实践. 阿卜杜萨拉木·艾尼,邵英梅,吐尔干艾力·阿吉,张文宝,林仁勇,侯岩岩,张壮志,温浩. 2019

[17]鸽源贝氏隐孢子虫对鸡的致病性及其防治药物的筛选. 李娟,林栩慧,廖申权,吴彩艳,戚南山. 2014

[18]霉菌毒素的危害及其控制. 韦启鹏,刘林秀,邹志恒,宋琼莉,张轶. 2008

[19]治疗兔疥癣病验方26例. 郭宝忠. 1998

[20]生物安全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还红华,邵国青.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