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不籼恢亚种间杂交稻株高与节间性状的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分析(英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林建荣

作者: 林建荣;宋昕蔚;吴明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粳不籼恢亚种间杂交稻;株高;节间性状;遗传效应;遗传率;相关;杂种优势

期刊名称: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ISSN: 1009-4229

年卷期: 2012 年 04 期

页码: 60-64

摘要: [目的]对粳不籼恢亚种间杂交稻株高与节间性状的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进行分析。[方法]以6个粳型不育系与9个偏籼型广亲和恢复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及其统计分析方法,对粳不籼恢亚种间杂交稻的株高与节间性状进行遗传研究。[结果]粳不籼恢亚种间杂交稻的株高、穗长和节间1长性状主要受到加性效应的控制,而节间3长、节间4长和节间5长性状以显性效应为主。株高、穗长、伸长节间数和大多数节间长度性状的狭义遗传率和广义遗传率均达显著水平。株高与穗长、各节间长度和伸长节间数成对性状之间的表现型、基因型、加性和显性相关系数正值均达到显著水平,其余各成对性状之间大都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杂种优势分析表明,节间3长、节间4长、节间5长和节间6长性状的群体平均优势和群体超亲优势正值较大,均达极显著水平,株高性状的群体平均优势正值也达极显著水平。[结论]该研究为粳不籼恢亚种间杂交稻株高及节间性状的遗传改良和杂种优势利用提供了更可靠的理论依据。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粳不籼恢亚种间杂交稻株高与节间性状的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分析(英文). 林建荣,宋昕蔚,吴明国. 2012

[2]啤酒大麦籽粒品质性状胚、胚乳、细胞质和母体遗传效应分析. 包海柱,张凤英,徐寿军,刘志萍,吕二锁. 2018

[3]大豆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 薛红,宁海龙,杨兴勇,董全中,张勇,张明明,李微微. 2020

[4]黑米中矿质元素铁、锌、锰、磷含量的遗传效应研究. 张名位,杜应琼,彭仲明,何慈信. 2000

[5]粳型杂交稻稻米外观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研究. 林建荣,吴明国,石春海. 2001

[6]两套籼型杂交水稻材料粒形遗传效应分析. 赵芳明,钟秉强,查仁明,谢戎,余国东,李经勇,何光华. 2008

[7]粳不籼恢亚种间杂交稻新组合春优618的选育(英文). 吴明国,林建荣,宋昕蔚,阮关海. 2012

[8]粳不籼恢亚种间杂交稻新组合春优618的选育(英文). 吴明国,林建荣,宋昕蔚,阮关海. 2012

[9]我国粳不籼恢亚种间杂交稻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施勇烽,刘鑫,华宇峰,宋昕蔚,鄂志国,吴明国,林建荣. 2022

[10]茄子株高性状鉴定与遗传分析. 杨锦坤,张映,陈钰辉,连勇,郭欢欢,刘富中. 2019

[11]棉花永久F2群体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 王保勤,刘书梅,李宾,李俊文,韩艳红,贾新合. 2016

[12]彩色棉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研究. 张美冬,詹先进,蓝家样,张兴中,陈全求,黄云. 2009

[13]小麦株高及其构成因素的遗传及相关性分析. 姚金保,任丽娟,张平平,杨学明,马鸿翔,姚国才,张鹏,周淼平. 2011

[14]甘蔗株高相关性状数量研究. 李纯佳,徐超华,覃伟,杨昆,李复琴,刘新龙. 2015

[15]优异高粱雄性不育系01-26A的组配降秆效应及其分子机理. 邹剑秋,王艳秋,李金红,朱凯. 2020

[16]高粱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新进展. 邹剑秋. 2020

[17]OsGA20ox2不同长度RNAi片段对水稻株高等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 王坚,赵开军,乔枫,杨生龙. 2012

[18]温带和亚热带血缘甜玉米株高和穗位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韩福光,郑锦荣. 2013

[19]OsGA200x2不同长度RNAi片段对水稻株高等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 王坚,赵开军,乔枫,杨生龙. 2012

[20]西瓜苗期生理指标与杂种优势的早期预测研究. 于锡宏,温玲,夏妍,王雪.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