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根腐病腐霉病原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卢凯

作者: 卢凯;齐军山;祁凯;马立国;张悦丽;张博;马国苹;李长松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根腐病;腐霉菌;林栖腐霉;进化树

期刊名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ISSN: 1007-9084

年卷期: 2022 年 44 卷 003 期

页码: 652-65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大豆根腐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大豆生产的世界性土传病害.大豆根腐病病原复杂,病原鉴定是防治大豆根腐病的前提和基础.2019-2020年从山东省采集大豆根腐病标样432份,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大豆水渍状的根系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和纯化,得到了279株菌株,其中52株菌株为腐霉菌(Pythium).对这52株菌株通过形态学特征和ITS、CoxII和β-tubulin序列分析等分子生物学手段鉴定出3种腐霉菌,分别为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终极腐霉Pythium ultimum和林栖腐霉Pythium sylvaticum.这3种腐霉菌的分离频率分别为:瓜果腐霉P.aphanidermatum占50%,终极腐霉P.ultimum占34.62%,林栖腐霉P.sylvaticum占15.38%,其中瓜果腐霉P.aphanidermatum为优势菌株.对这3种腐霉菌进行了致病性测定,发现3种腐霉菌均可侵染大豆,重复出大豆根腐病的症状.林栖腐霉P.sylvaticum作为大豆成株期根腐病的致病菌在国内是首次报道.研究结果为大豆根腐病的抗病育种及其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分类号: S565.1%S435.651

  • 相关文献

[1]拮抗菌对甜瓜生长发育的影响. 李国景,高迪明. 2001

[2]大豆品种对四种腐霉菌的抗性研究. 魏崃,李文滨,韩英鹏,唐晓飞,楼兵干. 2010

[3]玉米茎腐病研究进展. 程玉静,陈国清,薛林,陆虎华,石明亮,黄小兰,郝德荣,冒雨翔. 2013

[4]玉米茎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何婧,王晓鸣. 2009

[5]腐霉菌侵染条件下大豆下胚轴中PAL和POD活性的变化. 于洪久,朱洪德,刘丽君,唐晓飞,魏崃. 2012

[6]玉米茎腐(青枯)病的病理反应与优势原菌演替的关系. 高卫东,戴法超,林宏旭,王晓鸣. 1996

[7]北京地区主要草坪病害的调查及室内药剂筛选试验. 王淑芝,齐淑华,袁会珠. 2005

[8]中美两国玉米茎腐病(青枯病)病原菌的分离及其致病性测定. 吴全安,朱小阳,王晓鸣,R.L.Clark. 1990

[9]玉米青枯病病原菌代谢产物的生物学效应. 陈绍江,宋同明,吴全安. 1997

[10]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七十一)芹菜根腐类病害的病原菌鉴定及新型防治技术. 石延霞,孟姗姗,陈璐,谢学文,柴阿丽,王慧君,李宝聚. 2014

[11]山东省玉米青枯病主要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优势致病菌的致病性测定. 刘新,任凤山,徐晓辉,孙红炜,李凡,杨淑柯,郝超峰,路兴波. 2021

[12]一株大豆腐霉菌(PSHHl)rDNA的ITS序列鉴定. 张瑞萍,王家军,魏崃,张武,栾晓燕,唐晓飞,刘鑫磊. 2015

[13]山西省玉米茎腐病病原菌的分离及致病性测定. 王富荣,傅玉红,陈永欣. 1992

[14]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七十一) 芹菜根腐类病害的病原菌鉴定及新型防治技术. 石延霞,孟姗姗,陈璐,谢学文,柴阿丽,王慧君,李宝聚. 2014

[15]北京和浙江地区玉米青枯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吴全安,梁克恭,朱小阳,王晓鸣,金加同,王桂跃. 1989

[16]玉米茎腐病研究现状与防治对策. 吴海燕,孙淑荣,范作伟,刘春光,杨天宇,朱景辉. 2007

[17]黄淮海夏玉米主产区茎腐病主要病原菌及优势种分析. 刘树森,马红霞,郭宁,石洁,张海剑,孙华,金戈. 2019

[18]玉米腐霉茎腐病生防木霉菌株的筛选、鉴定及防治效果分析. 郭宁,孙华,马红霞,刘树森,张海剑,石洁,郑晓娟,董跃广. 2023

[19]应用关联分析鉴定大豆对腐霉菌的抗性基因. 魏崃,薛永国,王伟威,刘丽君,李文滨,喻德跃,南迪,梁会欣,楼兵干. 2013

[20]含OH11发酵液玉米种衣剂的研制及其对茎基腐病的效果评价. 任学祥,苏贤岩,闫学梅,迟雨,李钊,叶正和.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