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鱼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DNA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林能锋

作者: 林能锋;苏永全;丁少雄;王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黄鱼;微卫星标记;多态性;遗传多样性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12 年 27 卷 07 期

页码: 5-10

摘要: 通过建立大黄鱼部分基因组文库,应用PCR法筛选到55个含微卫星DNA位点的阳性克隆,选择其中8个序列设计微卫星引物,在这8个微卫星位点中得到91个等位基因片段,各位点等位基因数6~22个,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404 7,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775 6,多态信息含量(PIC)平均值为0.754 5,结果显示,所选择的8个微卫星位点均表现出较高的多态性。利用这些微卫星引物对大黄鱼不同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大黄鱼种群中仍存在较高的遗传变异,但微卫星等位基因频率大多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且不同群体间存在较高的基因流(Nm=2.699 8),表明大黄鱼种群存在较严重的近亲繁殖且各群体间有着较频繁的基因交流。对不同地理群体的聚类分析结果支持了中国沿海大黄鱼种群大致划分为3个不同地理种群的论证。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人工繁育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群体F_2及F_3遗传差异分析. 常玉梅,王文文,徐万土,李明云,薛良义,梁利群. 2009

[2]济宁青山羊微卫星标记多态性分析. 王可,刘昭华,崔绪奎,楚惠民,张玉玉,韩红. 2017

[3]三疣梭子蟹多态性微卫星DNA标记的筛选及评价. 韩智科,刘萍,李健,高保全,陈萍. 2012

[4]养殖大黄鱼一个繁育群体亲本亲缘关系剖析. 常玉梅,徐万土,池炳杰,高国强,韩启霞,何薇,孙效文,梁利群. 2009

[5]肉用绵羊2号染色体GDF8区域4种微卫星标记多态性研究. 宋彦红,石国庆,柳楠,代蓉,任航行,刘国庆. 2007

[6]基于高通量测序的青石斑鱼基因组微卫星开发及评价. 高峰涛,邵长伟,崔忠凯,王升鹏,魏敏,陈松林,杨官品. 2017

[7]早胜牛微卫星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迟浩斌,韩向敏,郎侠,王彩莲. 2019

[8]火龙果转录组SSR的信息分析及其分子标记开发. 王壮,郑乾明,成文韬,毛永亚,蔡永强,马玉华. 2018

[9]小尾寒羊微卫星标记的多态性及其与繁殖性能的相关性研究. 刘永祥,刘艳丽,朱宽佑,杜立新. 2008

[10]草鱼三、四核苷酸重复微卫星标记的分离与特征分析. 李文升,刘翠,鲁翠云,李超,孙效文. 2011

[11]微卫星位点在Q型烟粉虱入侵种群中的多态性分析. 刘国霞,褚栋. 2011

[12]利用SSR标记鉴定家蚕不同系统的品种初探. 郭秋红,李木旺,李明辉,司科,苗雪霞,徐安英,黄勇平. 2005

[13]粳稻近缘品种的SSR分析. 鲍根良,小林麻子,富田桂,金庆生,张小明,严文潮,叶胜海. 2005

[14]舟山近海棘头梅童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微卫星DNA分析. 林能锋,苏永全,丁少雄,王军. 2011

[15]基于CO I基因序列的东、黄海区野生与养殖大黄鱼遗传多样性分析. 谌微,张凤英,王景,魏鸿擎,姜亚洲,张辉,凌建忠,程家骅,马凌波. 2016

[16]基于COⅠ基因序列的东、黄海区野生与养殖大黄鱼遗传多样性分析. 谌微,张凤英,王景,魏鸿擎,姜亚洲,张辉,凌建忠,程家骅,马凌波. 2016

[17]牙鲆3个养殖群体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 邵长伟,廖小林,田永胜,陈松林. 2009

[18]利用微卫星标记对两个世代百宜黑鸡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王文涛,阳光远,周时均. 2013

[19]仿刺参微卫星标记的筛选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潘传燕,臧云鹏,廖梅杰,王印庚,荣小军,张正,李彬,陈贵平. 2012

[20]微卫星标记在鲟鱼分子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刘伟,孔杰,王霞.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