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冬小麦品种现状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广才

作者: 赵广才;常旭虹;杨玉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河北省;冬小麦;品种;产量;品质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10 年 30 卷 02 期

页码: 63-6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明河北省冬小麦品种的现状,为小麦育种、栽培和生产服务,以河北省2003-2008年审定的冬小麦品种为材料,分析其植株性状、产量性状和品质状况。结果表明,审定品种幼苗以半匍匐型为主,半冬性品种多于冬性品种,平均生育期242 d左右,白粒品种占98.51%,硬质品种占86.57%,平均产量466.6 kg/666.7 m2,平均株高74.62 cm,穗粒数32.64粒,千粒重39.3 g,容重784 g/L左右,籽粒蛋白质含量14%左右。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叶面喷施不同营养元素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赵广才,常旭虹,杨玉双,李振华,丰明. 2011

[2]河北省冬小麦品种现状及今后新品种选育商榷. 孟祥海,陈秀敏,孙书娈,乔文臣,魏建伟,李丁. 2010

[3]河北省优质冬小麦区域试验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梁新棉,刘玉平. 2006

[4]小麦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对河北省冬小麦产量、养分效率和环境效应的影响. 贾良良,杨军芳,孙彦铭,杨云马,杨振立,韩宝文,赵姗姗,李春杰,刘孟朝. 2017

[5]河北省冬小麦专用肥配方优化研究. 朱彦锋,刘建玲,赵营. 2018

[6]甘肃冬小麦品种品质性状分析与评价. 周刚,张文涛,鲁清林,白玉龙,汪恒兴,张耀辉,张礼军. 2019

[7]2000—2015年国家黄淮和北部冬麦区域试验品种品质分析. 胡学旭,孙丽娟,周桂英,吴丽娜,陆伟,李为喜,王爽,杨秀兰,宋敬可,王步军. 2016

[8]北部冬麦区和黄淮冬麦区小麦区试品种品质改良现状及建议. 胡学旭,王步军. 2016

[9]不同生态条件下品种和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美微,谢旭东,王晨阳,马耕,卢红芳,周国勤,谢迎新,马冬云. 2016

[10]北疆地区不同冬小麦品种耐旱性研究. 阿布都瓦斯提·买买提,雷钧杰,张永强. 2019

[11]不同冬小麦品种产量和节水性状差异及对供水的反应. 赵洪亮,马瑞崑,刘恩才,贾秀领,张全国,侯立白,张丽华,姚艳荣,杨利华. 2006

[12]灌溉制度对冬小麦茎基腐病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付佳祥,李晓爽,刘宏权,党红凯,于丽娜,可艳军,马俊永. 2021

[13]冬小麦小量播种的品种和播量筛选及产量和品质效应研究. 曹广才,吴东兵,李荣旗,张仲琦,孙群,张志刚,张耀川,於王利. 2004

[14]灌水量对不同需水型冬小麦产量建成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佳,张慧,李宗新,钱欣,王良,赵海军,肖蓉,高英波,刘开昌. 2023

[15]施氮量对不同品质类型小麦产量和加工品质的影响. 徐凤娇,赵广才,田奇卓,常旭虹,杨玉双. 2012

[16]播种期后移对宁南山区冬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邵千顺,杨琳. 2022

[17]灌水时期和比例对不同品种小麦产量及加工品质的影响. 徐凤娇,赵广才,田奇卓,常旭虹,杨玉双,王德梅,刘鑫. 2011

[18]柯坪县优质冬小麦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阿斯艳.阿木提,张卫东,妥秀兰,雷钧杰. 2007

[19]灌水量和时期对宽幅精播冬小麦产量及品质特性的影响. 韩惠芳,赵丹丹,沈加印,郎坤,刘泉汝,李全起※. 2013

[20]化学调控对冬小麦产量、品质及旗叶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 冯金凤,赵广才,张保军,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范仲卿.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