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涛
作者: 马涛;林琼;王志东;高美须;李淑荣;朱捷;周宏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辐照;猪肉;挥发性碳氢化合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10 年 31 卷 16 期
页码: 176-17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建立我国含脂食品辐照鉴定方法提供技术支持,以~(60)Co-γ射线为辐照源,采用不同剂量(1、3、5、7kGy)辐照猪肉,对辐照后的猪肉进行索氏提取脂肪,固相萃取净化所提油脂,去除其中的色素和脂肪。氮气吹干碳氢化合物滤液,并用正己烷定容到1mL。用GC-MS检测收集液中的挥发性碳氢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结果表明:辐照后猪肉中的碳氢化合物的种类比辐照之前多了两种,它们分别为C16:2和C17:1,而且它们的峰强度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提高;另外,空白样品中各种脂肪酸含量的高低对碳氢化合物的含量也有影响。
分类号: R155.5
- 相关文献
[1]GC-MS检测挥发性碳氢化合物法鉴定辐照海虾的研究. 李淑荣,林琼,马涛,高美须,王志东,朱捷,周洪杰,李庆鹏,范蓓,王锋. 2010
[2]辐解产物2-十二烷基环丁酮的测定方法. 张海伟,哈益明,王锋,林若泰. 2009
[3]抗氧化剂对辐照猪肉理化和感官品质的影响. 李新,林若泰,熊光权,程薇,耿胜荣,廖涛. 2010
[4]包装方式对减轻冷却猪肉辐照异味的影响. 耿胜荣,林若泰. 2008
[5]冷鲜肉辐照异味和脂肪氧化控制技术的研究. 李新,林若泰,熊光权,程薇,乔宇,廖涛,耿胜荣. 2010
[6]辐照处理对猪肉理化性质的影响. 李新,程薇,熊光权,耿胜荣,乔宇,廖涛,廖李,林若泰. 2011
[7]抗氧化剂及壳聚糖对减轻辐照猪肉异味的影响. 耿胜荣,程薇,林若泰,张金木,夏和舟,陈玉霞,曾汉庭. 2006
[8]微波干燥对芝麻品质特性的影响. 张丽霞,张勋,宋国辉,王静博,黄纪念,赵福利. 2016
[9]基于HS-SPME/GC-MS定性半定量分析藤茶特征香气. 申东,沈强,潘科,郑文佳. 2010
[10]树莓多糖中单糖组成的GC-MS分析. 杨永晶,韩丽娟,索有瑞. 2015
[11]冷冻干燥温度对荠菜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张丽,刘腾飞,薛妍君,杨代凤,董明辉,汝骅,郁志芳. 2015
[12]续随子种子油提取工艺响应面法优化及成分分析. 田琴,牛伟,鹿茸,孙楠,单璐,冀佩双,张丽珍,牛宇. 2014
[13]0℃气调包装对鲟鱼籽酱Huso dauricus *Acipenser schrenckii挥发性成分的影响及分析. 周婷,何丹,黄卉,郝淑贤,李来好,魏涯,岑剑伟. 2016
[14]水稻中丙炔草酮、西草净和丁草胺的残留检测分析方法. 龙家寰,杨利玉,张盈,魏进,段婷婷. 2020
[15]不同干燥方式对蚕蛹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吴海虹,蔡盼盼,卞欢,诸永志,王道营,徐为民. 2017
[16]腊牛肝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分析. 徐欢,郑娅,余群力,林梁,曹晖,韩明山. 2019
[17]库尔勒香梨挥发性物质及初生代谢物的GC-MS分析. 刘园,向思敏,王江波,吴翠云,唐章虎,龚涵,张雪,徐娟. 2020
[18]溶剂吸收-气质联用法测定蔬菜和粮谷中代森铵残留. 邵辉,刘磊,李辉,李娜,李晶,张玉婷,郭永泽. 2017
[19]6种鲤科鱼肌肉脂肪的脂肪酸组成比较及相关性分析. 林婉玲,韩迎雪,李来好,杨贤庆,吴燕燕,黄卉,郝淑贤. 2019
[20]不同品种青稞炒制后挥发性风味物质GC-MS分析. 张文刚,张垚,杨希娟,党斌,张杰,杜艳,陈丹硕.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反刍动物乳源microRNA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孙同玉;荣飞飞;高展;马涛
关键词:反刍动物;乳汁;微小核糖核酸;小RNA测序
-
有机微量元素在畜禽养殖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魏启恒;陆唯;徐聪;马涛
关键词:有机微量元素;家禽;猪;反刍动物
-
冷藏对粗脊蚜茧蜂羽化率、成虫存活率、寿命及雌雄性比的影响
作者:孙海霞;马涛;张广亮;赵阳阳;郝万亮;何嘉
关键词:粗脊蚜茧蜂;冷藏;羽化率;成虫存活率;寿命;雌雄性比
-
基于高压辅助处理的青稞籽粒电镜观测超微结构样品制备
作者:王盈;刘丽娅;朱捷;马慧;何珊;孙艳丽
关键词:青稞籽粒;透射电子显微镜;样品制备;高压处理;超微结构
-
电子束辐照对板栗发芽的抑制效果及对板栗品质的影响
作者:刘雅慧;杨菁菁;左都文;张明鸣;侯志强;方泽坤;高美须
关键词:板栗;电子束辐照;抑芽;冷藏;保鲜
-
核技术在农业上应用现状和展望
作者:梁劬;高美须
关键词:核技术;同位素;辐照;昆虫不育;农业
-
根际细菌在长刺蒺藜草氮素利用中的作用
作者:马涛;宋振;付卫东;张岳;王忠辉;袁至立;王伊;张国良
关键词:长刺蒺藜草;根际细菌;氮素利用机制;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