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沿海日本蟳4个地理群体的形态差异比较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丁金强
作者: 丁金强;刘萍;李健;王清印;高保全;陈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日本蟳;地理群体;形态差异;多元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12 年 19 卷 04 期
页码: 604-6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以体质量和12个形态性状为指标,对分别采自中国大连(DL)、莱州湾(LZ)、海州湾(HZ)和象山湾(XS)海区的4个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地理群体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日本蟳雄性个体比雌性个体大,雌、雄间的差异显著(P<0.0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莱州湾群体(LZ)和大连群体(DL)间的遗传距离值最小,象山群体(XS)与莱州湾群体(LZ)间的遗传距离值最大。主成分分析显示,4个群体雌蟹的前5个主成分差异贡献主要集中在大螯相关指标和甲长,累积贡献率为74.021%,群体间的差异受大螯和甲长的相关参数影响最大,而雄蟹前5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73.212%,群体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第一侧齿和第一步足方面,主成分散点图的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一致。逐步判别分析结果显示,4个群体雌蟹的综合判别率为84%,其中以大连群体(DL)最低(64%),象山湾群体(XS)最高(100%);4个群体雄蟹的综合判别率为70%,其中莱州湾群体(LZ)和大连群体(DL)的判别率最低(56%),象山湾群体(XS)的最高(100%)。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日本蟳群体间已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形态差异,但这些差异尚未达到亚种水平。本研究旨在为日本蟳不同地理种群的识别、亲缘关系的比较、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等提供基础资料。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大银鱼不同地理群体的形态差异与判别分析. 周彦锋,徐东坡,方弟安,尤洋. 2016
[2]日本蟳4个地理群体遗传变异的同工酶分析. 丁金强,刘萍,李健,王清印,高保全,陈萍. 2013
[3]多鳞四指马鲅4个地理群体的形态差异. 杨阳,庄平,张涛,侯俊利,赵峰,黄晓荣,汤滔. 2013
[4]中国沿海三疣梭子蟹脂肪酸指纹标记的多元分析. 董志国,沈双烨,李晓英,阎斌伦,孙效文. 2013
[5]大菱鲆4个进口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于飞,张庆文,孔杰,栾生. 2008
[6]3个红罗非鱼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杨慧,朱文彬,董在杰,吕帆,公翠萍,刘念,袁新华. 2015
[7]白斑狗鱼与黑斑狗鱼的形态差异与判别分析. 霍堂斌,袁美云,马波,蔡林刚,阿达可白克·可尔江,姜作发. 2011
[8]黄海、东海近海七个棘头梅童鱼地理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梁述章,宋炜,赵明,谌微,李羽,马凌波. 2018
[9]长江流域10个不同水域克氏原螯虾野生群体形态差异分析. 张龙,石林林,梁宏伟,李青彬,李艳和. 2018
[10]棕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后代与亲本的形态差异. 吴玉萍,田永胜,李振通,张晶晶,李子奇,成美玲,王林娜,马文辉,庞尊方,翟介明. 2019
[11]江黄颡(Pelteobagrus vachelli)和乌苏里拟鲿(Pseudobagrus ussuriensis)杂交F_1代形态差异. 蔡永祥,陈友明,陈校辉,王明华,潘莹. 2011
[12]中华鳖5个不同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刘阳,赵建,朱新平,史燕,洪孝友. 2013
[13]中国沿海6个花鲈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侯吉伦,赵雅贤,任建功,王桂兴,陈睿毅,骆明飞,王玉芬,刘海金. 2016
[14]福建与江苏西施舌群体形态差异研究. 刘德经,朱善央. 2010
[15]奥利亚罗非鱼(♀)×鳜(♂)杂交后代的形态. 俞菊华,夏德全,杨弘,贺艳辉,吴婷婷. 2003
[16]江黄颡(Pelteobagrus vachelli)和乌苏里拟鳞(Pseudobagrus ussuriensis)杂交F1代形态差异. 蔡永祥,陈友明,陈校辉,王明华,潘莹,夏爱军. 2011
[17]中国海五种群三疣梭子蟹的形态差异分析. 董志国,李晓英,阎斌伦,高焕,吴旭干,成永旭,孙效文. 2010
[18]长江流域9个鲢养殖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吴怡迪,沙航,何国玉,梁宏伟. 2025
[19]3种无脊椎动物对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和熊本牡蛎C.sikamea的捕食研究. 孙兆跃,范瑞良,隋延鸣,唐保军,姜伟,修玉娜,李楠楠,李雪英,全为民. 2021
[20]椒江口海域春秋季蟹类资源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齐海明,王晨,徐兆礼,孙鲁峰,阙江龙.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间作大豆生长发育及抗倒伏的影响
作者:刘萍;毕海滨;杨云峰;卓玛;赵晴晴;文廷刚;陈昱利
关键词:夏大豆;植物生长调节剂;硅肥;胺鲜·甲哌鎓;生长发育;抗倒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
遮阴处理对玉米子粒败育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常晓;王小博;刘柏林;杨兆生;李健
关键词:玉米(Zea mays L.);遮阴;子粒败育;产量
-
川西高原糯性青稞新品种-康青糯2号
作者:詹瑞玲;谢世刚;李健;江谧;张英;杨开俊;涂洋;朱华忠;刘军;吴定强;刘廷辉
关键词:
-
河南省冬小麦田杂草群落分布现状及其变化原因分析
作者:高兴祥;孔媛;张耀中;李美;李健;金岩;张国福;刘帅帅;刘明平;曾艳;柏连阳
关键词:河南省;杂草群落;冬小麦田;群落演替
-
1株牛源产气克雷伯菌的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作者:蔡江;刘志杰;聂帅帅;李鹏飞;杜国玉;吴锦艳;曹小安;尚佑军;李有文;刘萍
关键词:牛呼吸疾病综合征;产气克雷伯菌;细菌分离;致病性;耐药性
-
太子参皂苷对卵清白蛋白免疫小鼠肠道应答的影响
作者:陈颖清;曾丽;赵佳梅;杜蓥蓥;曾靖棋;周梦圆;秦凤远;江珊;李健;潘慧青;马玉芳
关键词:太子参皂苷;卵清白蛋白;佐剂;肠道免疫应答
-
小麦鸟害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作者:张云峰;杨彪;李嘉杰;李健;高月蔚;夏先全
关键词:鸟害;病虫草害防治;试验品种;洪雅县;防治方法;水肥管理;预防措施;预防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