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铃虫食诱剂的田间诱捕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修春丽

作者: 栗爱丽;路伟;刘政;陆宴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棉铃虫;食诱剂;诱捕效果;种群监测;诱杀防治

期刊名称: 应用昆虫学报

ISSN: 2095-1353

年卷期: 2018 年 55 卷 01 期

页码: 44-4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评价生物食诱剂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成虫的田间诱捕效果,为发展棉铃虫成虫诱杀防治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6-2017年,在新疆昌吉和石河子、河南新乡、河北廊坊,利用粘板诱杀法、诱盒诱杀法和撒施诱杀法评价了棉铃虫食诱剂的诱集效果。【结果】食诱剂对各个地区棉花、花生和玉米田棉铃虫成虫均表现出了明显的诱捕作用。撒施诱杀法的诱虫量最高,是诱盒诱杀法的4.4-16.2倍。【结论】棉铃虫食诱剂适用于不同地区、不同作物上棉铃虫成虫诱捕,其中诱盒诱杀法适用于棉铃虫成虫种群监测,撒施诱杀法则适用于其成虫诱杀防治。

分类号: S433.4

  • 相关文献

[1]生物食诱剂对山东省莒南县花生田夜蛾科成虫监测与诱杀效果的初步评价. 卢亚菲,阚海礼,李丽莉,庄乾营,门兴元,郭文秀,于毅. 2020

[2]食诱剂与不同诱捕器结合使用对棉铃虫成虫诱捕效果的影响. 修春丽,李国平,高宇,栗爱丽,陆宴辉. 2020

[3]盲蝽成虫食诱剂的田间诱捕效果. 修春丽,张建萍,陆宴辉. 2017

[4]粘虫板与食诱剂联用对葡萄园西花蓟马的诱捕效果. 吴庆丽,秦刚,陈孝兰,刘旭,黄艳飞,余琳娜,何海洋. 2024

[5]河西地区玉米田一代棉铃虫防治措施比较. 袁伟宁,周昭旭,魏玉红,张新瑞. 2019

[6]棉铃虫两种来源性诱剂诱蛾效果的比较. 李霞,刘文旭,盛世蒙,李建成,盛承发. 2014

[7]性信息素在棉铃虫预测预报与诱杀防治中的作用. 严克华,徐文华,钱泽岭. 2004

[8]东北稻区二化螟性诱盆布放密度的初步研究. 刘兴龙,盛世如,陈日曌,高洪儒,李艳君. 2013

[9]绿盲蝽和中黑盲蝽对2种盲蝽科寄主植物提取物的嗅觉反应. 尹海辰,李文静,许敏,许冬,万鹏. 2021

[10]食诱剂与低剂量氯虫苯甲酰胺混配对棉铃虫种群的控制作用. 张倩,梁海申,陆宴辉. 2020

[11]昆虫嗅觉视觉信号识别及相关引诱技术研究进展. 尹海辰,李文静,许敏,许冬,万鹏. 2020

[12]稻田养鸭和食诱剂对稻纵卷叶螟的协同控制作用. 沈煜潮,郑许松,徐红星,吕仲贤. 2022

[13]球孢白僵菌与食诱剂对西花蓟马的联合作用. 刘胜,刘召,王帅宇,张起恺,雷仲仁,王海鸿. 2023

[14]3种金龟甲对寄主植物的行为反应研究. 鞠倩,李晓,姜晓静,赵志强,姜玉兰,曲明静. 2014

[15]茶天牛食物源引诱剂的筛选与应用技术研究. 边磊,吕闰强,邵胜荣,蔡晓明,陈宗懋. 2018

[16]食诱剂作用方式及其制剂应用研究进展. 上官文杰,许春丽,陈慧萍,徐洪亮,黄啟良,曹立冬. 2022

[17]2种药剂和食诱剂对桃园防治橘小实蝇效果评价. 李姝,杨亚洁,金光,王甦,郭晓军,张帆. 2023

[18]4种不同性诱剂对玉米草地贪夜蛾诱集作用. 车晋英,陈华,陈永明,王风良,卢鹏,朱加萍,张海波,肖留斌,姜春义,金玲,朱展飞,张芳. 2020

[19]不同诱测工具对黏虫种群的监测效果. 康爱国,江幸福,程云霞,高月波,张玉慧,庞红岩. 2017

[20]性信息素诱捕器与频振杀虫灯对甜菜夜蛾发生监测作用的比较. 罗礼智,丛斌.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