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根在矿物表面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严玉鹏

作者: 严玉鹏;王小明;胡震;王慧;殷辉;刘凡;冯雄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矿物;磷酸根;吸附–解吸;特性;铁氧化物;铝氧化物;黏土矿物

期刊名称: 土壤

ISSN: 0253-9829

年卷期: 2021 年 003 期

页码: 439-44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综述了磷酸根在一些常见土壤矿物表面吸附–解吸特性的研究进展。磷酸根在矿物表面的吸附特性受环境pH、离子强度、温度、反应时间、矿物类型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一般说来,矿物表面的磷吸附量随pH降低而增加,受离子强度的影响较小。磷酸根在矿物表面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可分为快速吸附过程和慢速吸附过程,且在弱结晶矿物中存在微孔扩散过程。磷酸根在矿物表面的解吸过程通常存在两个阶段(初始快速解吸和随后的缓慢解吸),在解吸反应后期甚至还会发生再吸附。此外,磷酸根的吸附特性也受共存阴离子配体或金属阳离子的影响。其中,共存阴离子通过位点竞争、静电作用和空间位阻效应等机制影响磷酸根的吸附。天然有机质(包括胡敏酸和富里酸)降低了磷酸根在矿物表面的吸附,特别是在低p H条件下。通常,富里酸比胡敏酸更能有效降低磷酸根在矿物表面的吸附。金属阳离子可通过表面静电效应、形成三元络合物以及形成表面沉淀等机制促进磷酸根和金属在矿物表面的共吸附。最后,展望了与磷酸根在矿物表面吸附特性有关的研究热点和方向。

分类号: S153.3

  • 相关文献

[1]基于不同分析方法研究磷酸根在矿物表面吸附机制的进展. 严玉鹏,王小明,熊娟,王慧,胡震,刘凡,谭文峰,冯雄汉. 2020

[2]不同结构铝氧化物对磷的吸附特征. 李敬,刘晓月,邱千峰,李苓,曹晓燕. 2020

[3]利用特殊的dNTP高效诱发碱基的定向变异及DNA序列的多样性. 王海波,赵和,吴志明,柴建芳,马民强,张春义. 2003

[4]我国北亚热带黄土母质发育的黄棕壤和黄褐土的粘粒及矿物学特性研究. 周华茂,徐盛荣,朱克贵. 1990

[5]吸水材料的水势及非金属矿物/高分子吸水保水复合材料的水势研究. 范力仁,田惠卿,李茂松,罗文君,宋吉青,栗海峰,马睿,周东方. 2007

[6]矿物-腐植酸-微生物体系对重金属吸附研究. 肖敏,陈永政,赵珊,张玉革,季颖,李士凤. 2021

[7]吸水材料的水势及非金属矿物/高分子吸水保水复合材料的水势研穷. 范力仁,田惠卿,李茂松,罗文君,宋吉青,栗海峰,马睿,周东方. 2007

[8]铝同晶替代对水铁矿向赤铁矿转化的影响. 李葳,王文涛,殷辉. 2021

[9]铁氧化物影响下生物质炭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李莹,夏丽丹,包明琢,张燕林,周垂帆. 2021

[10]一株嗜水气单胞菌HS01的偶氮还原脱色特性. 武春媛,李勤奋,周顺桂,李芳柏. 2013

[11]典型铁氧化物对Cu(Ⅱ)的吸附性能研究. 张是洲,唐学芳,吴勇,张启蒙,谢政. 2023

[12]水铁矿结构稳定性及对砷固定研究与展望. 杨忠兰,曾希柏,孙本华,白玲玉,苏世鸣,王亚男,吴翠霞. 2020

[13]成团泛菌MFC-3的分离鉴定及其腐殖质/Fe(Ⅲ)呼吸特性研究. 武春媛,李芳柏,周顺桂,庄莉,王跃强. 2010

[14]长期不同施肥水田和旱地铁氧化物对红壤团聚体有机碳固持特性的影响. 薛亦康,柳开楼,邬磊,王斌,张文菊,徐明岗,李玉娥,蔡岸冬. 2023

[15]铁氧化物-硅酸盐复合物的形成、性质及其对砷的固定. 杨忠兰,曾希柏,孙本华,苏世鸣,王亚男,张楠,张洋,吴翠霞. 2021

[16]长期紫云英还田与化肥配施下水稻土团聚体中铁氧化物的演变规律. 谢坤,耿明建,聂军,鲁艳红,廖育林,黄丽. 2023

[17]滦河三角洲表层沉积物黏土矿物特征. 曹珂,李梅娜,刘金庆. 2016

[18]预处理对海洋黏土矿物XRD测试结果的影响. 王颖,乔淑卿,葛晨东,石学法,方习生,董智. 2018

[19]东海外陆架-陆坡-冲绳海槽不同沉积单元底质沉积物成因及物源分析. 窦衍光,陈晓辉,李军,蔡峰,温珍河,徐刚,邹亮. 2018

[20]准噶尔和塔里木盆地盐渍化土壤黏土矿物组成特征及成因. 何帅,谭文峰,谢海霞.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