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毒素污染小麦重力分选改进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朱玉昌

作者: 朱玉昌;周露;邢福国;赵月菊;王龑;刘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DON毒素;污染;小麦;重力分选;改进技术

期刊名称: 中国食品学报

ISSN: 1009-7848

年卷期: 2015 年 15 卷 11 期

页码: 121-12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消除小麦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毒素进入食物链对人和动物食物安全造成的隐患,根据DON毒素污染的小麦籽粒与正常麦粒比重的差异,基于重力分选技术的基础原理,提出在筛面出料边设置出料装置的分选改进技术。以DON毒素不同污染程度的小麦设计出料装置,并对DON毒素污染籽粒分选效果作评价。结果表明,出料装置的重力分选改进技术使筛面小麦分布理想,尤其使DON毒素污染籽粒高度集中在筛面污染籽粒出料口附近。与常规的重力分选技术相比,采用改进技术分选后所得毒素污染籽粒部分占总分选小麦的数量减少,且毒素质量分数提高,用于后续加工的正常麦粒的获选率提高。重力分选改进技术可实现小麦中DON毒素污染籽粒的高效分选。

分类号: TS210.4

  • 相关文献

[1]小麦抗赤霉病品种筛选. 胡中泽,衣政伟,王安,马鸿翔,张岳芳,王显. 2020

[2]利用单克隆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小麦中DON毒素的研究. 陈万权,朱宝成. 2009

[3]储存对小麦中DON毒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研究. 樊平声,冯伟民,卢昱宇. 2012

[4]DON毒素和小麦互作对小麦幼穗细胞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史建荣,王裕中,沈素文,陈怀谷,邹雳. 1998

[5]江苏省主推及新育成小麦品种抗赤霉病评价及毒素积累分析. 曹淑琳,杨红福,冷苏凤,疏燕,邓渊钰,孙海燕,张爱香,张亚妮,李伟,陈怀谷. 2022

[6]氰烯·戊唑醇不同用药时间和次数对小麦赤霉病及DON毒素的管控效果. 张海燕,许莉,杨爱国,张银贵,董飞,徐剑宏. 2022

[7]AFLP共显性标记的分离、应用与AFLP技术的改良. 王小玉,喻达辉,龚世园. 2005

[8]精细化监测资料在山西暴雨预报模型改进中的应用. 苗爱梅,郝振荣,贾利冬,李苗,逯张禹,韩龙. 2012

[9]机械化收获对宿根蔗衰退的影响及改进技术研究进展. 高欣欣,刘高源,刘少春,郭家文. 2017

[10]田块尺度污染农田土壤铅、镉和砷含量的空间变异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启示. 赵宗生,邱坤艳,祝慧娜,卓文飞,韩科,王龙飞,赵林林,李立平. 2019

[11]重金属Cu、Zn污染对小麦旗叶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张晶,王姣爱,党建友,裴雪霞,张定一,栗东霞,杨萍果. 2015

[12]山东省主产区小麦镉和铬污染状况及评价. 张丙春,范丽霞,赵平娟,陈璐. 2016

[13]大麦赤霉病抗性种质的挖掘及其小孢子对DON毒素胁迫培养的响应. 高润红,郭桂梅,何婷,陈志伟,徐红卫. 2015

[14]氟唑菌酰羟胺不同施药时间对小麦赤霉病防效及DON毒素控制研究. 缪康,吴佳文,王晓芸,吴琴燕,周华飞,杨红福. 2020

[15]烟草祖先种及重要野生种PDR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平文丽,李雪君,孙计平,孙焕. 2020

[16]禾谷镰刀菌Fgap1转录因子调控Tri基因表达及DON毒素合成. 王龑,王琦,刘阳. 2020

[17]多菌灵及其复配制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应用效果. 宋益民,丛国林,陈怀谷. 2018

[18]禾谷镰孢菌DON、NIV产毒类型的PCR检测. 张瑞芳,王晓鸣,马青. 2008

[19]江苏小麦赤霉病防控药剂有效性监测研究分析. 杨红福,吴佳文,陈源,张建华. 2022

[20]禾谷镰刀菌接种小麦穗后病菌生物量和DON毒素的定量分析. 陈欣怡,杨菲,陈华民,何晨阳.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