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茶区茶尺蠖两近缘种的遗传分化及分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白家赫

作者: 白家赫;王志博;肖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灰茶尺蛾;小茶尺蠖;近缘种;遗传距离;地理分布;浙江

期刊名称: 昆虫学报

ISSN: 0454-6296

年卷期: 2018 年 06 期

页码: 741-74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为了揭示浙江省茶区灰茶尺蛾Ectropis grisescens和小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两近缘种的分布情况。【方法】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mt COⅠ)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对采自浙江省17个地点茶园的茶尺蠖533个样品进行了鉴定,并分析了灰茶尺蛾和小茶尺蠖在浙江的地理分布情况。【结果】在调查的17个地点中,11个地点的茶尺蠖样品全部为灰茶尺蛾,另外3个地点(安吉、余杭和龙坞)采集的样品全部为小茶尺蠖,其余的3个地点(杭州西湖、杭州临安和杭州富阳)为两近缘种的混发区。【结论】在浙江省茶区,灰茶尺蛾的分布范围较广,小茶尺蠖的分布范围较窄,同时存在两近缘种的混发区。

分类号: S435.711

  • 相关文献

[1]两近缘种茶尺蠖的抗菌肽基因在抵抗EoNPV感染过程中的表达差异. 毛腾飞,付建玉,孙亮,周孝贵,白家赫,肖强. 2017

[2]灰茶尺蛾和小茶尺蠖两近缘种的生物学特性差异. 白家赫,唐美君,殷坤山,王志博,肖强. 2018

[3]入侵种西花蓟马与本地近缘种花蓟马的双基因鉴定. 张蓉,张金良,王玉生,万方浩,张桂芬. 2017

[4]浙江省12个主栽茭白品种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俞晓平,张珏锋,吕仲贤,陈建明,郑许松,徐红星,陈列忠. 2005

[5]3种抗生素处理对灰茶尺蛾内生菌群的影响. 王志博,白家赫,周孝贵,郭华伟,肖强. 2021

[6]灰茶尺蛾性信息素的初步研究. 罗宗秀,李兆群,蔡晓明,边磊,陈宗懋. 2016

[7]我国华东地区两种茶尺蛾的形态和分子鉴定. 姜楠,刘淑仙,薛大勇,唐美君,肖强. 2014

[8]恒温下灰茶尺蛾种群两性生命表的研究. 袁争,张家侠,曹士先. 2020

[9]黄瓜及其近缘种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及酶响应变化的研究. 叶德友,钱春桃,贾媛媛,张燕霞,陈劲枫. 2009

[10]不同地理种群美洲斑潜蝇及近缘种的rDNA-ITS1序列分析和比较. 杜予州,何娅婷,陆亚娟,陆自强. 2007

[11]基于DNA条形码对粘虫四种近缘种的鉴定与亲缘关系分析. 程李莉,江幸福,程云霞,张蕾,罗礼智. 2017

[12]茄子近缘种黄萎病抗性鉴定及遗传分析. 庄勇,王述彬. 2009

[13]我国小麦农家品种和近缘种对白粉病的苗期抗性. 许红星,许云峰,耿立格,安调过. 2011

[14]基于生长年限对白及类药材militarine成分的积累影响研究. 朱新焰,王小庆,冯人和,左应梅,李纪潮,王丽,杨竹雅,王馨,张金渝,金航. 2023

[15]中国桃主要品种资源及其野生近缘种的分子身份证构建. 陈昌文,曹珂,王力荣,朱更瑞,方伟超. 2011

[16]普通小麦及其近缘种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 贺丹霞,李立会. 2007

[17]甘蓝型油菜及近缘种中异质型ACCase亚基accD编码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王伏林,吴关庭,郎春秀,刘仁虎,陈锦清. 2008

[18]新疆天山葱属根茎组野生植物收集研究初报. 陆峻 ,白玉亭,刘志勇,马盾,王威,王洁. 1998

[19]TaMyb2-Ⅱ基因在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及其近缘种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王爱萍,毛新国,景蕊莲,昌小平,杨武德. 2006

[20]TaMyb2-Ⅱ基因在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L.)及其近缘种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王爱萍,毛新国,景蕊莲,昌小平,杨武德.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