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发荞麦中芦丁和槲皮素含量变化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石磊

作者: 石磊;刘超;梁霞;孟婷婷;周柏玲;李云龙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苦荞;甜荞;萌发;芦丁;槲皮素

期刊名称: 食品研究与开发

ISSN: 1005-6521

年卷期: 2016 年 37 卷 15 期

页码: 30-3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研究分析荞麦萌发过程中芦丁和槲皮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为荞麦萌动食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参考。以发芽时间为试验因素,采用反相液相色谱法对荞麦萌发前后的芦丁和槲皮素进行测定比较。结果表明(1)萌发有助于提高苦荞中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有助于提高甜荞中芦丁的含量。苦荞萌发7 d后芦丁含量为19.33 mg/g远高于甜荞的0.66 mg/g。(2)苦荞萌发过程中芦丁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萌发7 d后芦丁含量提高了66.64%。甜荞萌发7 d后,芦丁含量提高了75.13%。苦荞萌发7 d,槲皮素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由8.93 mg/g上升至11.90 mg/g。甜荞萌发过程中未检测出槲皮素。荞麦萌动后提高了黄酮类成分,苦荞中的芦丁含量萌发前后均高于甜荞,选择苦荞作为荞麦萌动食品原料具有更好的营养价值。

分类号: O657.72`TS210.7

  • 相关文献

[1]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荞中的芦丁和槲皮素. 王敏,魏益民,高锦明,蒋爱民,肖海英. 2007

[2]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同时测定苦荞中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 齐宁利,龚霄,杨子明,邹兰,李普旺. 2013

[3]光枝勾儿茶主要成分提取工艺的优化. 唐远江,尚以顺,周思旋,杨粤黔,张涛,余波. 2017

[4]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槐花中芦丁、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含量. 夏虹,彭茂民. 2014

[5]多叶勾儿茶主要成分提取及抗氧化活性初探. 唐远江,尚以顺,周思旋,张涛,姜玲玲,余波. 2017

[6]全自动加压溶剂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洋葱中芦丁和槲皮素含量. 刘新艳,张延国,邹积鑫,徐东辉,李凌云,刘肃. 2011

[7]不同荞麦品种主要功能成分分析及评价. 章洁琼,邹军,卢扬,冯泽蔚,刘辉. 2020

[8]绿色木霉固体发酵前后2种黄酮类成分含量变化. 蒋琪,余静贤,何立美,程轩轩,彭新宇,潘育方. 2017

[9]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苦荞中芦丁、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含量. 黄兴富,黎其万,刘宏程,王继良,孙浩岩,邵金良. 2011

[10]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桑叶中芦丁、槲皮素和1-脱氧野尻霉素的含量. 吴秋生,王俊,吴福安,吴倩,刘利,陈明胜,赵璐璐,程嘉翎. 2009

[11]HPLC法同时测定和评价"黔中金荞麦"中4种成分含量. 陶小艳,张涛,周思旋,向清华,唐远江,赵宇,卢昱希,史开志. 2022

[12]应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分离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的芦丁和槲皮素. 朱加虹. 2001

[13]RP-HPLC法测定金针菇中芦丁、槲皮素和丁香酸的含量. 陈智毅,廖森泰,刘学铭,吴娱明,邹宇晓,施英. 2009

[14]西藏苦荞和甜荞新品系与后代选育进展. 尹中江,次珍,尼玛央宗,廖文华,拉巴扎西. 2021

[15]荞麦育种研究进展. 马名川,刘龙龙,张丽君,周建萍,崔林. 2015

[16]中国苦荞种质资源的保存与研究. 张宗文. 2006

[17]播期和播量对荞麦产量及主要品质的影响. 杨修仕,郭忠贤,郭慧敏,王慧,刘三才. 2017

[18]荞麦植株各部位总黄酮含量的测定与比较. 胡鞒缤,姚瑛瑛,李艳琴,边俊生,陕方. 2013

[19]荞麦的营养成分及食疗效果. 符献琼. 1992

[20]荞麦发芽过程中植酸含量变化的研究. 高芬,王宇婷,石磊.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