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进步视角下的中国玉米生产增长路径选择-基于2004~201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志丹

作者: 王志丹;李干琼;潘荣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农业技术进步;生物化学型技术;机械型技术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2 期

页码: 186-19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运用E-S模型与C-D生产函数,利用2004~2016年我国玉米三大优势区13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年际变化、发展阶段和区域差异等3个层面,对我国玉米生产的主导技术进步模式进行分析与研判。结果表明,机械投入对劳动投入的替代作用日渐增强,生物化学投入对玉米生产的促进作用相对有限。现阶段我国玉米生产是以机械型技术进步为主。三大玉米优势区之间的技术进步模式存在显著差异,北方春玉米区和黄淮海夏玉米区的机械投入弹性系数要明显高于西南玉米区,北方春玉米区的生物化学投入弹性系数要相对低于黄淮海夏玉米区和西南玉米区。

分类号: F326.11

  • 相关文献

[1]中国农业技术类型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王琛,吴敬学,钟鑫. 2014

[2]上海农业技术进步的路径——改革开放以来的观察与实证研究. 张晨,顾晓君,高健,俞美莲. 2017

[3]农业技术进步在河南农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王蕴娴. 1986

[4]农业技术进步源泉及其定量分析. 赵芝俊,张社梅. 2005

[5]农业技术进步模式对粮食生产能力影响分析——基于三大主粮1999-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 孙玉竹,孙永珍,吴敬学,闫琰. 2019

[6]借鉴国际经验;探寻促进我国种业健康发展的新思路——评《中国种业市场、政策与国际比较研究》. 张世煌. 2015

[7]农业技术进步构成因素的分解及评价——以浙江省为例. 张社梅,毛小报,黄伟. 2010

[8]美国农业技术进步经验及启示. 王琛,吴敬学. 2014

[9]我国农业技术进步作用及其未来发展方向分析. 王东阳. 2007

[10]我国农业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可能方向与路径选择. 高芸,赵芝俊. 2020

[11]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甘锐桓,邓国仙,李双,许忠裕,黎丽菊. 2024

[12]浙江省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实证研究. 张社梅. 2009

[13]农业技术进步模式对粮食生产能力影响分析-基于三大主粮1999-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 孙玉竹,孙永珍,吴敬学,闫琰. 2019

[14]农业技术进步源泉及其定量分析. 赵芝俊,张社梅. 2005

[15]贫困地区农业技术进步问题初探. 汪三贵. 1992

[16]玉米籽粒败育过程的能量代谢研究. 张凤路,崔彦宏,王志敏,赵明,王树安,赵久然,郭景伦. 2000

[17]玉米自交系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 印志同,邓德祥,胡加如,薛林,陈国清,陆虎华. 2005

[18]玉米品种龙单59不同密度和施肥量的栽培模式研究. 王明泉,苏俊,李春霞,龚士琛,闫淑琴,李国良,扈光辉,任洪雷,张长勇. 2014

[19]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在吉林省应用浅析. 徐艳荣,杨贤成,林红,焦仁海. 2001

[20]不同玉米品种去留分蘖对生物学性状、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方向前,闫伟平,吕端春,于钟富,杜佃河.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