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检测NIa-vpg与PRSV-CP蛋白间互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明钦
作者: 王明钦;沈文涛;何尧声;周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酵母双杂交;互作;NIa-vpg;木瓜环斑病毒外壳蛋白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08 年 29 卷 04 期
页码: 450-454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将NIa-vpg与GAL4-BD蛋白融合作为DNA结合域蛋白,将PRSV-CP与GAL4-AD蛋白融合作为激活域蛋白,排除自身激活作用后,共转化酵母菌,通过β-半乳糖苷酶活性检测以及氨基酸营养缺陷生长实验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NIa-vpg与PRSV-CP在酵母中存在相互作用,PRSV病毒运动蛋白自身的相互作用在植株感染和致病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分类号: S436.67
- 相关文献
[1]贵州省干椒新品种区域试验的基因与环境互作分析. 牟玉梅,赖卫,刘崇政,姜虹,杨红. 2016
[2]利用植物的防御性 倡导害虫治理的新思路. 李洪山,戴华国,王娟,李慈厚. 2005
[3]WRKY转录调控因子在植物与病原体互作中的功能. 伍林涛,万谦,韩宏仕,奉斌,康公平,曾章丽. 2014
[4]江苏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研究. 姚克兵,庄义庆,尹升,杨红福,束兆林,刘福海. 2018
[5]氮素与密度互作对强筋小麦烟农19号产量性状影响的研究. 李筠,任立凯,刘耀鸿,王龙. 2007
[6]利用AMMI模型对大丽花表型性状稳定性的评判. 王晓慧,苑兆和,冯立娟,丁雪梅,甄红丽. 2012
[7]木霉菌REMI变异株与不同宿主的专化性互作研究. 黄玉茜,梁春浩,韩梅,孙军德,陈捷. 2007
[8]不同地区小麦梭条花叶病病毒致病力的差异. 陈爱大,冷苏凤,杨红福,曲朝喜. 2009
[9]白叶枯病菌拮抗菌筛选及水稻叶围微生物互作研究初报. 赵新华,陈卫良,李德葆. 2000
[10]大麦Mlo近等基因系与叶枯病菌互作的细胞学研究. 罗臻,张敬泽,胡东维. 2009
[11]苹果链格孢菌与寄主叶片互作的超微结构研究. 张彩霞,陈莹,李壮,张利义,康国栋,丛佩华. 2012
[12]Neotyphodium属禾草内生真菌和球囊霉属菌根真菌对野大麦生长的影响. 方爱国,李春杰. 2014
[13]青花菜基因型和环境互作对花球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含量的影响. 谢祝捷,李媛,姚雪琴,邱海荣. 2010
[14]施氮和灌溉互作对垂穗披碱草生物量及构成要素的影响. 文雅,周培,张忠雪,段媛媛,冯甘霖,邓雨森,郭正刚. 2020
[15]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草莓镶脉病毒移动蛋白P1互作的寄主因子. 张享享,蒋西子,李帅,蒋磊,江彤. 2019
[16]内体分拣转运复合体的组成及其功能研究. 赵雅惠,吴旻,林福呈,刘小红. 2017
[17]基因型和留叶数对皖南烟区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柏永超,刘旦,张国平. 2018
[18]香菇L808单双核菌丝Cx活性和IGS1序列比对分析. 宋晓霞,王倩,赵妍,黄建春,宋春艳,陈明杰,谭琦. 2018
[19]水稻显性核不育及其恢复性的遗传规律研究. 贺浩华,刘宜柏,蔡跃辉,余秋英,李季能,刘建萍. 1999
[20]杆状病毒感染昆虫围食膜的效应及其干扰因子. 郭玲,蒋杰贤,杨安,季香云,张浩,万年峰.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优质抗病杂交晚稻古两优6915的选育及应用
作者:周鹏;郑菲艳;洪永河;胡荣华;陈春霞;郑家团;林珊珊;涂诗航
关键词:优质;古两优6915;抗病;晚稻
-
米粉专用型晚籼杂交稻新品种澜优151的选育与应用
作者:游晴如;王洪飞;陈春霞;董瑞霞;郑菲艳;涂诗航;房贤涛;周鹏;黄庭旭
关键词:米粉;杂交水稻;澜优151;高直链淀粉含量;选育
-
不同药剂与施药时期对辣椒炭疽病防治效果的影响
作者:张爱民;梁传静;牟玉梅;邢丹;王永平;周鹏;涂德辉;叶勇;殷勇
关键词:辣椒;炭疽病;药剂;防治时期;菌丝生长抑制率;防效;贵州
-
优质抗病水稻品种宛两优2165的选育与应用
作者:郑菲艳;周鹏;洪永河;胡荣华;郑家团;尤超青;涂诗航
关键词:两系杂交稻;宛两优2165;特征特性;选育
-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30个辣椒品种果实品质综合评价
作者:王楠艺;付文婷;周鹏;杨娅;吴迪;范高领;何建文
关键词:辣椒;营养品质;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
-
基于子图选择的土种识别-以重庆市璧山区紫色土为例
作者:陈怡达;曾绍华;吴雪;王帅;刘国一;周鹏
关键词:土种识别;子图选择;深度学习;土壤图像
-
番木瓜畸形花叶病毒HC-Pro蛋白的原核表达与纯化
作者:苏蝶;庹德财;周鹏;言普;黎小瑛;朱国鹏;沈文涛
关键词:番木瓜畸形花叶病毒;HC-Pro;原核表达;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