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季超级稻“三高一保”栽培的产量形成特征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彭春瑞

作者: 彭春瑞;陈金;邱才飞;钱银飞;陈先茂;关贤交;邓国强;谢江;潘晓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栽培模式;双季超级稻;产量;生长特性;养分吸收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2286

年卷期: 2017 年 39 卷 02 期

页码: 205-2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明"三高一保"栽培模式下双季超级稻的产量形成特征,在江西省南昌以超级早稻金优458和超级晚稻淦鑫688为材料进行3年5季的田间试验,比较了"三高一保"栽培和常规栽培下产量、库容、干物质生产与分配、根系生长及养分吸收特性差异。结果表明,与常规栽培相比,"三高一保"栽培显著提高了双季超级稻产量,早、晚稻产量分别提高了15.1%和18.2%(P<0.05);"三高一保"栽培不仅能显著增加双季超级稻的颖花量和库容量,而且能提高全生育期的LAI、生育后期叶片净光合速率,增加干物质生产量,同时提高茎鞘输出率,增加穗部干物质分配的比重。"三高一保"栽培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全生育期根系干物质量和根系活力,增加养分吸收量。由此可见,双季超级稻"三高一保"栽培可以扩库增源促流、促进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这是其增产的重要生理基础。

分类号: S511.4+2

  • 相关文献

[1]不同栽培模式对双季超级稻产量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林洪鑫,黄大山,熊多根,程飞虎,袁展汽,曹开蔚,黄雪花. 2012

[2]施氮量对华南双季超级稻产量和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蒋鹏,黄敏,曹放波,周雪峰,张瑞春,陈佳娜,伍丹丹,邹应斌. 2015

[3]不同生育期土壤水分亏缺对双季超级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钱银飞,邱才飞,邵彩虹,陈先茂,关贤交,陈金,谢江,邓国强,彭春瑞. 2017

[4]不同生育期干旱胁迫对双季稻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钱银飞,关贤交,邵彩虹,邱才飞,陈先茂,陈金,谢江,邓国强,彭春瑞. 2016

[5]包膜缓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对双季超级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钱银飞,邵彩虹,邱才飞,陈先茂,谢江,邓国强,陈大洲,童金炳,伍守恒. 2015

[6]秧田施送嫁肥对双季超级稻分蘖期的节氮效应. 林洪鑫,曾文高,杨震,陈菊兰,陈金,陈先茂,彭春瑞. 2016

[7]不同栽培模式下的生姜干物质累积及养分吸收规律. 杨岩,徐钰,石璟,王梅,李妮,刘玉敏,江丽华,李乐正,赵保忠. 2023

[8]汨罗市双季超级稻产量18t/hm攻关示范与超高产栽培技术. 肖冬根,彭既明,任兵,黄伟明,李建武,湛冬至,李壬湘. 2016

[9]汨罗市双季超级稻产量18t/hm~2攻关示范与超高产栽培技术. 肖冬根,彭既明,任兵,黄伟明,李建武,湛冬至,李壬湘. 2016

[10]不同栽培模式对厚皮甜瓜主要性状的影响. 马志虎,戴忠良,潘跃平,孙春青,孙国胜. 2014

[11]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费乌瑞它产量的影响. 李标,李飞,孙伟,丁海兵,雷尊国. 2010

[12]栽培模式对杂交粳稻常优5号根系形态生理性状和地上部生长的影响. 褚光,周群,薛亚光,颜晓元,刘立军,杨建昌. 2014

[13]不同栽培模式下制种玉米的产量及水分生产效应. 张立勤,马忠明,王智琦,连彩云. 2012

[14]不同施肥处理对“辣椒-豇豆-大白菜”产量的影响. 梁朝晖,陈慧,谢燕青,董志德. 2012

[15]不同密度和栽培方式对大豆品种黑河5O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 谭娟,吕晓丽,蔡鑫鑫,王舒. 2013

[16]不同栽培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张玉烛,张岳平,曾翔,刘洋,谢小立,屠乃美. 2009

[17]不同栽培模式对木薯生理特性、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严华兵,曾文丹,赖大欣,周慧文,陆柳英. 2017

[18]不同栽培模式和摆种方式对费乌瑞它产量的影响. 蒙懿,卢扬. 2009

[19]优化施肥和栽培模式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和土壤水分及N素利用的影响. 刘晋宏,孙建好,陈英,张绪成,刘晓伟,王朝辉. 2015

[20]不同栽培模式对双低油菜黔油28号的产量影响. .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