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粗饲料配比巨菌草对饲粮组合效应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郝生燕
作者: 郝生燕;王国栋;顾娴;邹凤轩;董俊;杨发荣;张兆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秸秆;小麦秸秆;苜蓿干草;巨菌草;体外产气法;发酵参数;组合效应
期刊名称: 草业科学
ISSN: 1001-0629
年卷期: 2022 年 39 卷 008 期
页码: 1664-167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讨玉米(Zea may)秸秆、小麦(Triticum aestivum)秸秆、苜蓿(Medicago sativa)干草配比巨菌草(Pennisetum giganteum)对饲粮组合效应的影响,试验利用体外发酵法测定在精粗比为40 ∶60时,精料∶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或苜蓿干草)∶巨菌草比例分别为 40 ∶60∶ 0、40∶ 50∶ 10、40∶ 40∶ 20、40∶ 30∶ 30、40∶ 20∶ 40、40∶ 10∶50、40∶0 ∶60的21种饲料组合及5种单一原料(精料、玉米秸秆、小麦秸秆、苜蓿干草、巨菌草)分别培养2、4、6、8、12、24、36、48h并计算其产气量,培养结束后的上清液用于pH、氨态氮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的测定,发酵后的残渣用于干物质降解率的测定,并计算各指标的单项组合效应指数和多效组合效应指数.从单一原料发酵48h结果来看,产气量表现为精料>苜蓿干草>小麦秸秆>巨菌草>玉米秸秆;从组合类型来看,各个时间段的平均产气量为:精料+苜蓿干草+巨菌草组合>精料+小麦秸秆+巨菌草组合>精料+玉米秸秆+巨菌草组合.精料+苜蓿干草+巨菌草组合类型中,发酵12 h时,A6P0、A5P1、A4P2组产气量显著大于A3P3、A1P5、A0P6组(P<0.05),表现为苜蓿干草比例越高,巨菌草比例越低,产气量越高;精料+小麦秸秆+巨菌草组合类型中,发酵12h时,W3P3、W2P4、W1P5、W0P6组的产气量显著大于W6P0、W5P1、W4P2组(P<0.05),表现为小麦秸秆比例越低,巨菌草比例越高,产气量越大.综上可见,精料+玉米秸秆+巨菌草组合中,比例为40∶20∶ 40时组合效果最优;精料+小麦秸秆+巨菌草组合中,比例为40∶ 20∶ 40时组合效果最优;精料+苜蓿干草+巨菌草组合中,比例为40∶ 50∶ 10时产生正组合效应更好.
分类号: S816
- 相关文献
[1]体外产气法对苜蓿干草与小麦秸秆间组合效应的研究. 杨建中,郭同军,高丽,苏玲玲,王承敏,张志军. 2017
[2]不同粗饲料组合对晋南牛瘤胃体外发酵特性的研究. 张丹丹,张元庆,程景,靳光,李博,王栋才,徐芳,孙锐锋. 2021
[3]体外产气法评定不同蛋白饲料原料间的组合效应. 卢哲丞,张春桃,成述儒,屠焰. 2023
[4]苜蓿干草和秸秆组合体外发酵营养特性及其利用研究. 阳伏林,丁学智,史海山,黄小丹,龙瑞军. 2008
[5]3种饲草不同配比的体外消化特性及组合效应分析. 刘丽英,王志军,尹强,孙林,成启明,范文强,刘亚红,贾玉山. 2017
[6]棉花秸秆与苜蓿干草之间组合效应的研究. 张志军,高丽,苏玲玲,王承敏,郭同军. 2017
[7]体外产气法和尼龙袋法评价北方7个品种小麦秸秆饲用价值及有效降解率模型预测. 程景,张丹丹,李博,靳光,王栋才,徐芳,孙锐锋,梁圆,张元庆. 2020
[8]体外产气法评价木薯渣与不同蛋白质饲料原料的组合效应. 魏学盛,黄文琴,张乃锋,胡江. 2023
[9]体外产气法评定不同来源中性洗涤纤维与粗蛋白质间组合效应. 史良,刁其玉. 2008
[10]体外产气法评定玉米青贮、苜蓿、燕麦、花生秧的组合效应. 冯肖然,张春桃,屠焰. 2023
[11]小麦秸秆与米糠粕瘤胃体外发酵组合效应研究. 孟梅娟,涂远璐,白云峰,严少华,高立鹏,刘萍. 2016
[12]南方农区小麦秸秆与非常规饲料的组合利用. 涂远璐,孟梅娟,白云峰,高立鹏,严少华,刘萍,刘建,宋谦. 2017
[13]体外法与半体内法评价不同酶菌制剂处理后玉米秸秆主要成分降解率的比较试验. 毛建红,富丽霞,周艳,解彪,黄文琴,陶莲,刁其玉. 2017
[14]田间条件下小麦和玉米秸秆腐解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变化——BIOLOG分析. 王晓玥,蒋瑀霁,隋跃宇,孙波. 2012
[15]小麦玉米秸秆掺土还田量对土壤水分运动特性的影响. 仵峰,张凯,宰松梅,王华震,赵璨. 2015
[16]不同秸秆隔层材料对河套灌区土壤水盐运移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李慧琴,王胜利,郭美霞,高鸿永,逄焕成,李玉义. 2012
[17]秸秆高效原位腐解菌复合系的选育及其特性研究. 李力,李俊,沈德龙,姜昕,李文学,刘尧. 2010
[18]玉米秸秆中性洗涤纤维与尿素问的组合效应. 王文奇,桑断疾,王世昌,刘艳丰,郭同军,侯广田,田可川. 2012
[19]豆粕、尿素与玉米秸秆间的组合效应. 张永发,刁其玉,沙尔山别克·阿布力达. 2008
[20]玉米秸秆中性洗涤纤维与尿素间的组合效应. 王文奇,桑断疾,王世昌,刘艳丰,郭同军,侯广田,田可川.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31份藜麦种质农艺性状及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姚佳;杨发荣;刘文瑜;黄杰;魏玉明;杨超;刘欢
关键词:藜麦;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ISSR分子标记;聚类分析
-
新农科背景下水肥一体化知识体系的构建实践与思考
作者:梁飞;郑继亮;陈晴;王国栋;魏兆猛
关键词:水肥一体化;知识体系;新农科;复合型人才
-
种植密度对辽单1211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作者:刘洋;蔡广兴;张蕾;董智;董俊;苏建党;张晓鹏;侯志研
关键词:辽单1211玉米;种植密度;产量;农艺性状
-
新疆典型绿洲灌区土壤理化性状与盐分离子分布特征
作者:李云霞;王国栋;刘瑜;吕宁;梁飞;范军亮;尹飞虎
关键词:绿洲灌区;土壤盐渍化;土壤盐分;盐分离子
-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5的原核表达、多抗制备及初步应用
作者:韩金泽;牛鑫鑫;王国栋;葛成菲;张玉龙;黄萌萌;许萌萌;于航博;刘润杭;韩京哲;吴子文;于晓雪;高玉龙;李留安;祁小乐
关键词: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5;表达;多抗;应用
-
甘肃临夏高寒区饲用藜麦产草性能和营养价值
作者:黄杰;杨发荣;刘文瑜;魏玉明;谢志军;何振富;杨钊
关键词:藜麦;临夏;高寒区;饲草;生产性能;品质;相对饲用价值
-
甘肃高寒区藜麦种质资源的适应性评价
作者:黄杰;杨发荣;魏玉明;刘文瑜;谢志军
关键词:藜麦;农艺性状;抗病性;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