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在生乳中的降解机制及其降解产物对生乳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齐英杰
作者: 齐英杰;郑楠;王加启;张养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乳糖;代谢;酶类物质;代谢产物
期刊名称: 动物营养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06 期
页码: 3491-349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乳糖在赋予乳制品其独特特性和风味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同时在乳品的保鲜和维护消费者健康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乳糖与乳酸之间的关系塑造了乳制品风味的独特性,了解这种关系对于乳制品工业和品质控制至关重要.本文聚焦于乳糖在生牛乳中的降解机制及其降解产物对乳品质的影响,系统解析了乳糖的代谢途径,深入研究了影响乳糖降解产物生成的关键酶,包括β-半乳糖苷酶、磷酸-β-半乳糖苷酶、糖酵解(EMP)途径的酶以及乳酸脱氢酶,并探讨了乳糖降解产物(如乳酸、抗菌肽、双歧杆菌素和过氧化氢)对生牛乳品质的作用机制.
分类号: S811
- 相关文献
[1]藻红蛋白的高效异源生物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郑彩云,陈华新,姜鹏,季更生. 2018
[2]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易必对仔猪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的影响. 冯占雨,张学,何涛,谯仕彦,张天荣,鲁宁. 2012
[3]两种慢性渗透性腹泻大鼠模型建立方法的比较. 刘舒,高媛,肖露,杨亭,李廷玉,陈洁. 2016
[4]SIRT7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蛋白、乳脂和乳糖合成关键基因表达的调控. 陈坤琳,钱勇,蒋临正,王慧利,邢光东,李倩倩,仲跻峰. 2019
[5]藻胆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重组表达及其光谱学性质与抗氧化活性研究. 朱晓文,陈华新,齐宏涛,姜鹏,李富超,李荣贵. 2017
[6]不同酸度乳清中乳糖质量分数的检测方法. 刘乃齐,刘立杰,白英,王晓冬,张建丽. 2017
[7]奶及奶制品中乳糖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焦艳翠,赵领军,范丽霞,赵善仓. 2019
[8]添加乳精和嗜酸性乳酸杆菌对鸡肠炎沙门氏菌感染的防治效果. 张欣萍,王金洛,秦泽荣,陈健. 1998
[9]乳糖不耐受与功能性液体乳——低乳糖奶. 李达,刘兆庆,姜媛媛,曹树森. 2005
[10]日粮营养调控对奶牛乳组成的影响. 赵小伟,周凌云,卜登攀,崔海,杨光. 2011
[11]糖浸渍处理对脱水西兰花品质的影响. 马越,丁真真,赵晓燕,陈计峦,张超. 2018
[12]几种不同仔猪教槽料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杨晋青,梁兴龙,庞盛林,白立新,翟晓莉,张洁,梁佶宇. 2012
[13]浸渍预处理对脱水胡萝卜品质的影响. 丁真真,张超,陈计峦,马越,赵晓燕. 2016
[14]乳糖诱导对重组大肠杆菌表达CGTase的影响. 林晓栩,林新坚,邱宏端,陈龙军,陈济琛. 2015
[15]广东客家黄酒主要糖类的HPLC-ELSD分析. 高云超,宫晓波,池建伟,杨春英,杨春丽,林耀盛,姚锡缜,李振伟,肖丽梅. 2021
[16]pH对乳糖-乳铁蛋白复合物结构及理化特性的影响. 黄利华,陈帅,张业辉,张友胜,江如蓝,钟伟锐,焦文娟,赵甜甜. 2022
[17]高体细胞数低乳糖含量时牛乳清蛋白组分变化的研究. 沈维军,杨永新,王加启,袁廷杰,卜登攀,杨晋辉,周凌云. 2012
[18]奶牛乳糖合成及泌乳相关基因和细胞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李文清,王加启,南雪梅,孙鹏. 2012
[19]添加乳糖和嗜酸性乳酸杆菌对鸡肠炎沙门氏菌感染的防治效果. 张欣萍,王金洛. 1998
[20]布鲁菌外膜蛋白Bp26在大肠埃希菌中的可溶性表达. 刘晓颖,姚志利,陈立志,廉士珍,夏小成,冯二凯.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低温胁迫下工业大麻幼苗的生理响应
作者:闫博巍;常传义;隋月;张元野;郑楠;房郁妍;张明;张利国
关键词:低温;工业大麻;生理指标;响应机制
-
产芽孢细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和晓兰;郑楠;赵艳坤;王加启;孟璐
关键词:芽孢;聚合酶链式反应;流式细胞术;吡啶二羧酸;检测方法
-
新疆部分地区奶牛源大肠杆菌的流行性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马洪鹏;邵伟;娄肖肖;高姣姣;马宪兰;陈贺;郑楠;赵艳坤
关键词:奶牛乳房炎;大肠杆菌;药敏试验;耐药基因
-
乳源无乳链球菌的分离鉴定、耐药与毒力特征及基因组分析
作者:高姣姣;郑楠;邵伟;陈贺;马宪兰;赵艳坤
关键词:无乳链球菌;耐药基因;毒力因子;基因组
-
生牛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异质性耐药及机制研究
作者:和晓兰;赵艳坤;孟璐;刘慧敏;高姣姣;郑楠
关键词:生牛乳;金黄色葡萄球菌;异质性耐药;耐药亚群;全基因组学
-
丁酸钠对幼鼠回肠发育、炎症因子及物理屏障功能的调控作用
作者:张萱;杨雪;李新科;郑楠;孟璐
关键词:丁酸钠;FHS 74 int细胞;肠道屏障;紧密连接蛋白
-
红三叶草异黄酮对泌乳奶牛耐受性相关指标的影响
作者:张仕琦;张晓音;熊展博;卜莹;李可馨;郑楠;王加启;林淼;赵国琦;赵圣国
关键词:泌乳奶牛;红三叶草提取物;红三叶草异黄酮;耐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