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南沙群岛海域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戴明

作者: 戴明;刘华雪;廖秀丽;李开枝;闫家国;齐占会;黄洪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浮游植物;环境因子;典范对应分析;南沙群岛

期刊名称: 应用生态学报

ISSN: 1001-9332

年卷期: 2013 年 24 卷 12 期

页码: 3553-356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根据2011年8—9月南沙群岛海域的生物和环境调查资料,对网采浮游植物的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鉴定的3门34属113种网采浮游植物中,甲藻门和硅藻门种类各占57.5%和40.7%,其中硅藻门的角藻属种类最多,占30.1%.网采浮游植物平均丰度为2.12×104cell·m-3,丰度高值区出现在北部礼乐滩多涡区域和南部万安气旋涡附近海域.蓝藻门束毛藻属是网采浮游植物的主要功能群,占海域平均丰度的77.0%.主要优势种为铁氏束毛藻、红海束毛藻和夜光梨甲藻.优势种(类)存在较明显的空间差异,蓝藻门在S3、S5、S6和S10~S14站占优势;甲藻门在中部S4、S7~S9站占优势,硅藻门在南部S1和S2站占优势.网采浮游植物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分别为3.10和0.62.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特征的重要环境因子有盐度、水温、铵氮、亚硝酸盐、磷酸盐和硅酸盐,以及南沙中尺度气旋涡和南沙西部沿岸流.典范对应分析排序图较好地显示了浮游植物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分类号: Q948

  • 相关文献

[1]苏州七浦塘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分析. 陈延松,刘宁,赵秀侠,张龙江,赵志强,唐晓燕,刘臣炜. 2015

[2]2012年夏季长湖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柴毅,彭婷,郭坤,何勇凤,杨德国,罗静波. 2014

[3]嫩江下游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子. 卞少伟,于洪贤,马成学,霍堂斌. 2014

[4]西双版纳南腊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 朱佳志,刘明典,黄福江,刘瑞超,刘绍平. 2015

[5]海子湖春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柴毅,彭婷,郭坤,李学山,何勇凤,杨德国,谭凤霞. 2014

[6]南沙群岛海域长腹剑水蚤(Oithona spp.)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杜飞雁,王亮根,王雪辉,宁加佳,谷阳光,李亚芳. 2016

[7]秋季南沙群岛海域浮游纤毛虫群落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初步研究. 吴风霞,黄洪辉,谭烨辉,齐占会. 2016

[8]春季和夏季巢湖浮游生物群落组成及其动态分析. 李静,崔凯,卢文轩,程云生,蒋阳阳. 2015

[9]怀洪新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 周彦锋,宋江腾,刘凯,蒋书伦,尤洋. 2017

[10]长江荆江段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郭杰,王珂,段辛斌,刘绍平,陈大庆. 2020

[11]莱州湾金城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姜会超,陈海刚,宋秀凯,刘宁,何健龙,程玲,王月霞. 2015

[12]东海、黄海春季虾类群落结构及其环境影响因素. 李惠玉,金艳,凌建忠,刘尊雷,程家骅. 2023

[13]渤海莱州湾芙蓉岛人工鱼礁区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陈传曦,张建柏,王新萌,方光杰,魏双武,于梦杰,唐衍力. 2021

[14]乌苏里江饶河段鱼类的早期资源及其产卵场位置推测. 刘嘉成,王继隆,李培伦,鲁翠云,张辉. 2024

[15]金沙江干流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龚进玲,朱挺兵,杨德国,胡飞飞. 2024

[16]环境因子对大亚湾人工鱼礁上附着生物分布的影响. 张伟,李纯厚,贾晓平,陈丕茂,方良. 2009

[17]阳澄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 丁娜,周彦锋,宋江腾,蒋书伦,葛优,金贝,尤洋. 2015

[18]礁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戴媛媛,杨森,侯纯强,张彭如雁,杨文颖,张晶伟,刘克奉,刘宪斌. 2018

[19]扬中夹江浮游植物种群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张家路,王银平,蔺丹清,李佩杰,刘凯. 2019

[20]鲤(Cyprinus carpio)对稻田水体浮游植物及环境因子的影响研究. 彭辉辉,张凯,陈成勋,谢骏,李志斐,郁二蒙,刘龙飞,龚望宝,田晶晶,王广军.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