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旱塬区近40年降水对冬小麦耗水和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刚

作者: 赵刚;王淑英;李尚中;张建军;党翼;王磊;李兴茂;程万莉;周刚;倪胜利;樊廷录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黄土旱塬;冬小麦;产量;耗水规律;降水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ISSN: 1008-0864

年卷期: 2024 年 26 卷 003 期

页码: 164-17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冬小麦是黄土旱塬区重要口粮作物,产量受降水等因素影响较大,为研究降水对冬小麦耗水规律和产量的影响,收集、统计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镇原试验站近40年冬小麦长期观测数据,分析冬小麦产量、耗水量等指标随降水变化的趋势.结果表明,黄土旱塬区近40年冬小麦产量以每年51.2 kg·hm-2速度增加,但持续系数仅为0.43;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3月中上旬、5月上旬和下旬降水量增加,产量随之显著增加;全生育期降水满足率为64.4%,干旱年型仅为52.7%,不同生育时期中拔节-灌浆期满足率最低.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近40年呈降低趋势,平均为361.3 mm,播种-返青期耗水占全生育期的34.3%,为全生育期耗水最大的时期;干旱年和平水年分别在出苗-拔节期和拔节-灌浆期降水满足率最低,分别为36.9%和42.2%,此阶段降水对冬小麦产量影响显著.冬小麦产量相关的因素由高到低依次为耗水量>穗数>穗粒数>播前底墒>生育期降水量>全年降水量.近40年来黄土旱塬区冬小麦稳产性差,原因为播种-返青期耗水占全生育期比重较大,降水满足率低,影响了冬小麦分蘖成穗和水分高效利用.以上结果表明,保证该区冬小麦关键生育期降水满足率和休闲期降水高效蓄集,是冬小麦稳产高产的重要保障,研究结果对冬小麦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分类号: S512.1%S314

  • 相关文献

[1]鲁西北生育期降水与小麦产量相关关系回归模型研究. 刘淑云,谷卫刚,尚明华,房毅,刘延忠,阮怀军. 2013

[2]黄土旱塬耕作方式和施肥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特性的影响. 张建军,樊廷录,党翼,赵刚,王磊,李尚中,王淑英,王勇. 2017

[3]非充分灌溉条件下冬小麦耗水规律研究. 申孝军,孙景生,张寄阳,李明思. 2007

[4]豫北地区冬小麦耗水规律及不同水文年灌溉制度研究. 王声锋,张寄阳,陈卫宾. 2012

[5]晋东南旱地小麦生育规律特点及麦田水分供需平衡研究. 甘吉生,赵聚宝,梅旭荣. 1991

[6]生物降解膜对黄土旱塬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磊,樊廷录,赵刚,党翼,徐静,王文俊,李尚中,张建军. 2022

[7]长期定位施不同氮源有机肥替代部分含氮化肥对陇东旱塬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建军,樊廷录,赵刚,党翼,王磊,李尚中. 2017

[8]陇东旱塬覆膜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对秸秆还田与减氮的响应. 党翼,张建军,赵刚,王磊,周刚,樊廷录,李尚中. 2023

[9]长期定位施肥条件下黄土旱塬农田作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 王淑英,樊庭录,丁宁平,赵刚. 2010

[10]覆膜时期与施氮量对旱地玉米土壤耗水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张建军,樊廷录,党翼,赵刚,王磊,李尚中,王淑英,程万莉. 2018

[11]闻喜县旱地冬小麦生产潜力及增产途径. 贺福中,郭志利. 1992

[12]冬小麦冠层降水截留性能研究. 刘战东[1,高阳,巩文军,段爱旺. 2012

[13]1986-2014年临汾降水变化及对旱地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刘新月,裴磊,卫云宗,张正斌,高辉明,徐萍. 2016

[14]阴山北麓向日葵需水规律及水氮耦合效应研究. 张婷婷,段玉,张君,安昊,梁俊梅,范霞,韩振勇,吴胜. 2023

[15]南疆无膜滴灌棉田灌溉模式及耗水规律研究. 王洪博,赵栗,高阳,王兴鹏,曹辉. 2021

[16]亏缺灌溉对机采棉水分利用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林涛,梅旭荣,郝卫平,田立文,崔建平,郭仁松,王亮,郑子漂. 2021

[17]半干旱区全膜双垄沟播对马铃薯耗水规律的影响. 刘晓伟,孙万仓,张绪成. 2015

[18]不同灌水量对青海高原地区线辣椒产量和耗水规律的影响. 李全辉,李江,张广楠,邵登魁,王亚艺,侯全刚. 2013

[19]陇东地区几种旱作作物产量对降水与气温变化的响应. 杨轩,王自奎,曹铨,张小明,沈禹颖. 2016

[20]地膜覆盖对不同株型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磊,樊廷录,赵刚,党翼,李尚中,张建军,辛丽.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