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水平对荒漠草原生物土壤结皮碳、氮和微生物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旭东

作者: 吴旭东;蒋齐;任小玢;俞鸿千;王占军;何建龙;季波;杜建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碳;氮;微生物;生物土壤结皮;降水;荒漠草原

期刊名称: 草业学报

ISSN: 1004-5759

年卷期: 2021 年 007 期

页码: 34-4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生物土壤结皮是荒漠化地区地表景观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土壤养分的主要供给来源,降水格局影响该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自然降水为对照,通过使用遮雨棚和喷灌系统控制降水输入,探究降水量对生物土壤结皮及下层土壤碳、氮和微生物的影响,为气候变化对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1)-50%降水处理有利于土壤有机碳(SOC)、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和土壤真菌的积累,并提高了结皮层及中间土层全氮(TN)含量和真菌数量,+50%降水处理提高了各土层土壤细菌数量、结皮层以及中间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SMB-N)含量,并显著降低了各土层土壤C∶N、SMB-C∶SMB-N和真菌数量∶细菌数量,不同降水处理下土壤SOC、SMB-C、SMB-N含量、细菌和真菌数量均随土层深度显著下降;2)细菌对降水减少更为敏感,而真菌比细菌更能抵御干旱气候,土壤细菌和真菌对降水变化具有不同的适应策略;3)-50%降水处理有利于土壤养分的恢复,对结皮层以下土层土壤养分的恢复尤为明显,+50%降水处理导致结皮层和深层土壤养分略有退化。

分类号: S812.2

  • 相关文献

[1]铝镉污染对砖红壤微生物碳氮磷的影响. 黄冬芬,郇恒福,刘国道,白昌军. 2018

[2]长期施肥对黑土团聚化作用及碳、氮含量的影响. 陈盈,闫颖,张满利,何红波,解宏图,张旭东,朱平. 2008

[3]长期施肥下黑土碳氮和土壤pH的空间变化. 贾立辉,朱平,彭畅,张秀芝,李强,高洪军. 2017

[4]放牧与围封对黄土高原典型草原植物生物量及其碳氮磷贮量的影响. 董晓玉,傅华,李旭东,牛得草,郭丁,李晓东. 2010

[5]退化草地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李月芬,刘泓杉,王月娇,张玉树,梁硕,李晴宇. 2018

[6]不同生长环境对红萍生长和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余涛,郑向丽,徐国忠,王俊宏,黄毅斌. 2019

[7]北京地区增殖放流鲢、鳙的净水效果评估. 贾成霞,张清靖,曲疆奇,王增立,许赞焕,刘盼,杨慕. 2015

[8]秸秆还田后碳、氮在土壤中的积累与释放. 杨志谦,王维敏. 1991

[9]长期定位施肥31年后紫色水稻土碳、氮含量及储量变化. 樊红柱,陈琨,陈庆瑞,秦鱼生,蒋松. 2018

[10]不同满江红C、N、P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季节变化. 郑向丽,应朝阳,徐国忠,王俊宏,刘岑薇,余涛,黄毅斌. 2018

[11]低温诱导对蝴蝶兰花芽分化及碳、氮含量的影响. 段九菊,张超,曹冬梅,康黎芳,王云山. 2014

[12]对虾精养池塘碳、氮和异养细菌含量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罗亮,李卓佳,张家松,曹煜成,文国樑,杨莺莺. 2011

[13]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 Grube)典型自然栖息地的沉积环境特征. 房景辉,王海青,方建光,蒋增杰,杜美荣,高亚平,周凯,张丽瑶. 2017

[14]不同光质组合对番茄开花初期碳、氮代谢及其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凌丹丹,雒佳铭,刘晓英,储靖宇,徐志刚,樊小雪. 2021

[15]多品种覆盖对免耕种植系统土壤健康的改善作用. 任丽华,李晓阳,马晓彤. 2022

[16]玉米秸秆栽培平菇的配方筛选及其生物学研究. 杨建杰,张桂香,刘明军,杨琴,李通. 2023

[17]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研究进展. 张成霞,南志标. 2010

[18]蒙古高原草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特征. 李香真,曲秋皓. 2002

[19]锡林郭勒盟赛罕塔拉1960~2012年气温和降水变化分析. 春亮,那日苏,王海,韩文军. 2013

[20]降水对荒漠草原地上生物量稳定性的影响. 吴旭东,蒋齐,王占军,季波,任小玢.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