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栾天浩

作者: 栾天浩;刘云强;高阳;孙孟琪;王楠;梁烜赫;赵鑫;刘浩然;陈宝玉;王洪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秸秆还田;产量;土壤理化性质;经济效益

期刊名称: 东北农业科学

ISSN: 1003-8701

年卷期: 2020 年 006 期

页码: 64-67,7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对东北平原西部春玉米区不同秸秆还田方式的可行性进行系统评价,与常规耕作相比较,探究秸秆旋混和秸秆覆盖还田方式对玉米产量、土壤理化性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秸秆还田方式较常规种植方式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秸秆覆盖耕作方式增产9.84%,秸秆旋混耕作方式增产8.01%;秸秆覆盖耕作方式有效提升了土壤肥力,碱解氮提升4.97%、有效磷提升67.17%、速效钾提升12.33%、全氮提升6.28%、全磷提升14.74%、全钾提升0.98%、pH降低1.83%、有机质提升7.55%,同时减少了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两种秸秆还田方式与常规种植方式比较,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秸秆覆盖耕作方式增收21.21%,秸秆旋混耕作方式增收10.60%。综上所述,秸秆还田结合覆盖与旋混耕作方式可在该区域适当推广。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黑龙江省半干旱区秸秆还田与氮肥配施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徐妍,王宇先,赵蕾,于海林,王冰雪,刘悦,兰英. 2023

[2]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梅楠,刘琳,隋鹏祥,张文可,田平,王沣,苏思慧,王美佳,孟广鑫,齐华. 2017

[3]耕作及秸秆还田方式对春玉米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战秀梅,彭靖,李秀龙,李亭亭,韩晓日,宋涛,潘全良. 2014

[4]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对春玉米耕层土壤理化性质及产量的影响. 刘艳,叶鑫,包红静,王晓晖,隽英华. 2023

[5]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黄淮海夏大豆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王幸,邢兴华,徐泽俊,齐玉军,季春梅,吴存祥. 2017

[6]不同的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胡诚,刘东海,乔艳,刘友梅,李双来,陈云峰. 2017

[7]小麦秸秆还田对茭白土壤理化性质及产量的影响. 商小兰,朱为静,尉吉乾,姚燕来,洪春来,洪磊东,朱凤香,王卫平. 2023

[8]稻草循环利用后的废弃物在油菜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李明德,黄科延,聂军,廖育林,刘琼峰. 2009

[9]单季麦秸还田促进小麦-玉米周年碳效率和经济效益协同提高. 王良,刘元元,钱欣,张慧,代红翠,刘开昌,高英波,方志军,刘树堂,李宗新. 2022

[10]秸秆还田替代磷钾肥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郑仁兵,李敏,韩上,雷之萌,武际. 2017

[11]太湖地区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作物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影响. 孙小祥,常志州,靳红梅,沈明星,陆长婴,王海候. 2017

[12]整地时期对东北雨养区土壤含水量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宋振伟,邓艾兴,郭金瑞,任军,闫孝贡. 2012

[13]有机肥替代氮肥对银北灌区盐化灌淤土理化性质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王晓媛,孙娇. 2024

[14]砂姜黑土区秸秆还田与肥料配施对夏玉米生育和产量的影响. 文廷刚,王维新,杜小凤,顾大路,杨文飞,钱新民,吴雪芬,王伟中. 2015

[15]内蒙古黄土高原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特性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高日平,赵思华,高宇,韩云飞,任永峰,赵沛义. 2019

[16]秸秆还田对黄土风沙区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高日平,赵思华,刁生鹏,高宇,任永峰,赵沛义,袁伟,高学峰. 2019

[17]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对玉米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解占军,柳赟博,韩瑛祚,王秀娟. 2021

[18]秸秆还田配合施肥措施对玉米产量及耕层土壤质量的影响. 葛选良,钱春荣,李梁,姜宇博,宫秀杰,吕国依. 2021

[19]内蒙古黄土高原秸秆还田对玉米农田土壤水热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刁生鹏,高日平,高宇,任永峰,赵沛义,袁伟,高学峰. 2019

[20]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前移对玉米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高日平,赵沛义,韩云飞,刘小月,杜二小,高宇,任永峰,李焕春,张鹏,梁广荣.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