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内生固氮菌A01(Pantoea agglomeras)对甘蔗伸长期固氮生理特性的影响(英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韦莉萍

作者: 吴凯朝;邢永秀;李杨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蔗;基因型;内生固氮菌A01;固氮生理特性;伸长期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5-1191

年卷期: 2016 年 47 卷 01 期

页码: 18-2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基因型甘蔗接种内生固氮菌A01的固氮生理特性表现,为内生固氮菌在甘蔗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内生固氮菌株A01分别接种到6个不同基因型甘蔗品种(GT24、GT9、YC84/153、GT18、CP65/357和F172)中,在温室无氮栽培条件下,于伸长期调查甘蔗固氮酶、硝酸还原酶活性及氮含量。【结果】接种固氮菌A01后,不同时期不同甘蔗品种的+2叶、+3节间和根系的固氮酶活性、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氮含量表现均有不同;GT24、F172、GT9和GT24等4个甘蔗品种的节间、叶片和根系固氮酶活性均明显上升,GT24、GT18和F172的+2叶硝酸还原酶活性均明显增加,其中以GT18增加最明显,其次为F172;GT9、GT24、GT18、F172和CP65/357等5个品种的+3节间、+2叶和根的全氮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0.06%~0.20%、0.02%~0.22%和0.02%~0.15%(绝对值)。【结论】接种固氮菌A01对F172和GT18的固氮生理特性有显著影响,可能是F172和GT18的内部环境更适于该菌生长。

分类号: S566.1

  • 相关文献

[1]高、低糖甘蔗品种伸长期糖分积累特征及代谢相关酶活性分析. 牛俊奇,苗小荣,王道波,黄维,杨丽涛,李杨瑞. 2019

[2]滴灌条件下不同基因型甘蔗高产性状及水分利用效率. 王维赞,冯礼就,罗亚伟,梁阗,许树宁,朱秋珍,梁俊,范业庚,何红. 2011

[3]海南50个甘蔗品种黄叶病毒的分子鉴定. 沈林波,何美丹,冯小艳,王文治,蔡文伟,冯翠莲,张树珍. 2018

[4]外源赤霉素和缩节胺处理对伸长期甘蔗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莫善平,陈荣发,范业赓,丘立杭,周慧文,周忠凤,闫海锋,邓宇驰,罗霆,吴建明. 2022

[5]棉纤维相关基因在不同纤维突变体中的结构差异. 杜雄明. 2005

[6]不同磷水平对伸长期甘蔗栽培原种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樊仙,崔雄维,刀静梅,刘少春,应雄美,陆鑫,张跃彬,郭家文. 2011

[7]连续增氧对不同基因型水稻分蘖期生长和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赵锋,张卫建,章秀福,王丹英,徐春梅. 2011

[8]连续增氧对不同基因型水稻分蘖期生长和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赵锋,张卫建,章秀福,王丹英,徐春梅. 2012

[9]不同早籼基因型水稻的空间诱变效应研究. 严文潮,徐建龙,俞法明,鲍根良,金庆生. 2004

[10]秋季不结球白菜硝酸盐积累的基因型差异. 张国芹,李静,牟建梅,徐君,徐瑶. 2016

[11]基因型和激素浓度对大豆植株再生的影响. 程林梅,孙毅,刘少翔. 2001

[12]RAPD技术对部分地方鸡种的肤色伴性遗传群体遗传结构的分析. 张学余,黄凡美,周怀军,耿拓宇,赵东伟. 1999

[13]6-BA对不同基因型甘薯茎尖培养的影响. 李强. 2001

[14]甘蓝型油菜不育材料117A杂种后代自交及测交分离规律的研究. 王华,侯国佐. 1992

[15]甘蓝型优质无花瓣油菜NF001的遗传研究. 张瑞茂,汤晓华,李敏,陈大伦. 2007

[16]百宜黑鸡PRLR基因多态性对产蛋性能的影响. 吴松成,韩雪,陈林,伍革民,粟朝芝,朱丽莉,陶宇航. 2018

[17]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良新材料RM5637A的遗传研究. 张瑞茂,李敏. 2002

[18]不同木薯品种体细胞胚及芽器官发生能力的研究. 陆柳英,谢向誉,严华兵. 2016

[19]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新材料RM5637A的遗传研究. 张瑞茂,李敏,侯燕. 2002

[20]玉米秃顶成因的研究进展. 田恩阔,陈长艳,周凌,田飞,朱峰,王仙屏,邵明波.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