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不同地区油棕叶片解剖结构观察与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曾宪海

作者: 曾宪海;焦云飞;廖子荣;潘登浪;林位夫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油棕;叶片解剖结构;泡状细胞;维管束;同源性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18 年 11 期

页码: 2176-218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评价早期引种到广东深圳、东莞、茂名、化州、湛江和雷州6个地区(居群)油棕大树的解剖学结构特征,以其中38株油棕树的叶片为材料,对其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油棕叶片上表皮细胞下方的中脉与侧脉之间以及侧脉与侧脉之间均存在2~3层泡状细胞,叶片中脉维管束数量达4~12个且排列形式多样,其中较大的维管束内含多个独立的韧皮部;油棕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存在显著的株间差异和居群间差异(中脉维管束长度和细胞结构疏松度除外);引种到广东不同地区的油棕没有明显的地区性聚类差异,同源性高。研究结果旨在为我国热带北缘地区油棕抗逆种质资源的进一步鉴定与挖掘利用提供参考。

分类号: S565.9

  • 相关文献

[1]广东不同地区油棕叶片解剖结构观察与评价. 曾宪海,焦云飞,廖子荣,潘登浪,林位夫. 2018

[2]广东不同地区引种油棕叶片解剖结构对油棕抗寒力的影响. 曾宪海,焦云飞,廖子荣,潘登浪,林位夫. 2018

[3]基于EST-SSR分子标记的广东油棕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曾宪海,曾精,程秋如,李炜芳,谢贵水,刘子凡,林位夫. 2019

[4]水稻OsYABBY6基因参与叶片发育的初步研究. 唐冬英,杨远柱,李懿星,王文文. 2017

[5]一份水稻叶片反卷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及电镜显微观察. 邹良平,张治国,起登凤,孙建波,路铁刚,彭明. 2015

[6]干旱耐性差异玉米自交系叶面泡状细胞特性分析. 刘宇欣,刘芦瑶,穆心雨,蒋玲,王喆,韩悦,杨筱荷,李保珠. 2024

[7]水稻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雄蕊维管组织超微结构观察. 刘利华,周天理. 1992

[8]不同苗龄接穗西瓜嫁接体愈合的组织细胞学研究. 张红梅,丁明,姜武,段青青,唐东梅,黄丹枫. 2012

[9]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穗部参数及其相互关系. 张玉屏,朱德峰,曹卫星,林贤青,陈惠哲,焦桂爱. 2010

[10]蒜薹形态特征对其耐藏性的影响. 张华云,王善广,郭颖,闫瑞香,李家庆,郭淑华. 2001

[11]红地球葡萄延后栽培成熟期水分运输研究. 张娟,张坤,王玉安. 2019

[12]氮磷钾肥对小麦产量及主茎维管束的影响. 冯金凤,张保军,赵广才,常旭红,王德梅. 2012

[13]棉花黄蒌病. . 2011

[14]甜菜根病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治. 张宇航,刘淑芬,井学良. 1999

[15]不同水稻品种叶片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的比较研究. 王才林. 2010

[16]黑龙江省超级稻茎秆性状的研究. 孙世臣,洛育,李彩凤,张凤鸣,尹春佳,赵明珠,黄兆峰,陈业婷,赵丽颖,王园园. 2010

[17]黄瓜茎维管束图像分割与三维可视化技术研究. 闫伟平,杜建军,郭新宇. 2013

[18]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穗颈维管束和穗部性状的QTL分析. 荆彦辉,孙传清,谭禄宾,付永彩,张培江,徐正进,陈温福,王象坤. 2005

[19]旱涝交替胁迫对粳稻分蘖期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陆红飞,郭相平,甄博,乔冬梅,周新国,王振昌,刘春成,杨泊. 2017

[20]海南椰子木维管束形态特征及其与物理力学性能的关系. 陆全济,蒋汇川,李家宁,李民,李冠君.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