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替代栖息地对长江口湿地的补充作用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高宇

作者: 高宇;宋超;张婷婷;赵峰;庄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人工替代栖息地;长江口;湿地;城市生态;上海

期刊名称: 环境保护科学

ISSN: 1004-6216

年卷期: 2017 年 03 期

页码: 63-70

摘要: 利用恢复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原理构建人工替代栖息地是恢复和重建生物栖息地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用于滨海河口区修复或重建滩涂湿地等栖息地的一种替代方法。人工替代栖息地构建出了接近自然原貌的人工系统,创造一种湿地植被和湿地动物可以协调共存的生境,不仅可以为鸟类资源和渔业资源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其中多样化组合的植被群落在滨水景观、水质净化等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长江口自然湿地的恢复和自然保护区的动态管理具有不可忽视的补充作用。在迁徙鸟类重要中转驿站,珍稀或者经济鱼类的洄游通道,特殊价值的重要湿地景观格局以及水资源战略储备区域中布局人工替代栖息地,可以发挥其对长江口湿地的补充作用,使高度开放而又极为敏感的长江河口地区循着生态健康道路发展。

分类号: X171.4

  • 相关文献

[1]基于人工替代栖息地的长江口湿地系统规划. 高宇,张婷婷,庄平. 2016

[2]长江口湿地保护与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 高宇,章龙珍,张婷婷,刘鉴毅,宋超. 2017

[3]中国滨海河口海湾湿地生态系统研究进展——以长江口为例. 高宇,黄晓荣,张婷婷,王妤,杨刚. 2016

[4]健康湿地生态系统的净化功能研究. 李静会,吴彤东. 2011

[5]盘锦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研究重点规划. 王福义,王洋,史永清. 2017

[6]盘锦芦苇湿地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王金丽. 2015

[7]塔里木河流域河流湿地土壤种子库结构与空间分布特征. 董鹏,姜继元,李铭,陈奇凌,丁新华. 2015

[8]温州三垟湿地沙河示范点水生植物筛选. 钱锋,陈秋夏. 2008

[9]甘肃黄河三峡湿地资源调查. 张燕,魏祎梅,魏茂宏,李琳. 2016

[10]港口建设对滨海湿地景观格局的影响及其生态效应. 周然,彭士涛,覃雪波,赵玉杰. 2012

[11]天津典型湿地地表水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 彭士涛,张光玉,赵玉杰,周楠,师荣光,李志伟,侯云霄. 2007

[12]黄河源区沼泽湿地退化过程中植物群落特征的变化. 任国华,邓斌,后源. 2015

[13]玛曲湿地遥感影像提取及精度分析. 王迅,徐丹丹,李文龙. 2009

[14]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评价与保护利用对策研究(上). 许健民. 2001

[15]塔里木河流域植被群落与土壤种子库的关系. 董鹏,姜继元,李铭,陈奇凌,丁新华. 2016

[16]塔河下游湿地土壤种子库结构与空间分布特征. 董鹏,姜继元,李铭,丁新华,陈奇凌. 2015

[17]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评价与保护利用对策研究(下). 许健民. 2001

[18]塔里木河上游典型湿地植被群落特征. 丁新华,李铭,姜继元,何江,马玲,陈奇凌. 2014

[19]我国湿地保护立法的意义、现状及几点建议. 朱建国. 1999

[20]三江平原湿地不同土地利用生境地表甲虫群落结构. 暴晓,吕宪国,张帆,武海涛.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