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高粱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官

作者: 王官;赵威军;张阳;邵荣峰;张伟;薛丁丁;范国华;王磊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甜高粱;农艺性状;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遗传变异

期刊名称: 农学学报

ISSN: 2095-4050

年卷期: 2019 年 005 期

页码: 5-9

摘要: 为了解甜高粱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充分挖掘利用其有益基因,提高甜高粱育种效率.本试验对15份甜高粱种质资源的7个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变异、相关性、主成分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个农艺性状中锤度变异系数最大,为31.22%;茎粗变异系数最小,为7.73%.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株高与茎粗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穗粒重、千粒重呈弱负相关;锤度与其他6个性状相关性较弱.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株型因子、籽粒产量因子、锤度因子累计贡献率达83.115%,可基本反映7个农艺性状的遗传信息.通过聚类分析将15份甜高粱种质资源分为4大类,各类群间农艺性状差异明显,其中第Ⅲ、第Ⅳ类群性状优良,可作为核心种质资源进一步挖掘利用.

分类号: S566.5

  • 相关文献

[1]甜高粱新品种(系)综合评价与聚类分析. 高进,蔡立旺,王永慧,施庆华,王海洋,王为,孙艳茹,陈建平. 2017

[2]甜高粱种质资源多样性及主要农艺参数聚类分析. 邵初阳,何晓兰,徐照龙,张大勇,黄益洪,卫培培,许玲,刘晓庆,郭士伟,彭陈,葛婷婷,王为. 2015

[3]甜高粱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冯国郡,叶凯,涂振东,郭建富,再吐尼古丽·库尔班. 2010

[4]甜高粱主要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王黎明,焦少杰,姜艳喜,严洪冬,苏德峰,孙广全. 2012

[5]不同甜高粱品种(系)农艺性状与产量、品质的相关性研究. 何振富,贺春贵,陈平,王斐. 2021

[6]基于SRAP分子标记分析彩色马铃薯品种间遗传关系. 谢锐,金晓蕾,周继鸿,郭斌煜,郭景山,韩志刚. 2022

[7]二棱大麦数量性状的多元遗传分析. 刘志萍,张凤英,包海柱. 2009

[8]鲜食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王学军,郝德荣,顾国华,汪凯华,缪亚梅. 2008

[9]鲜食蚕豆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 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缪亚梅,王学军,陈满峰,汪凯华. 2010

[10]食葵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及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李素萍,安玉麟,郭树春,聂惠,张明宇. 2010

[11]粒用高粱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 乔婧,高海燕,李文清,邵强. 2019

[12]套种模式下不同大豆品种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多元分析. 赵志刚,罗瑞萍,姬月梅,赵越,郝吉兵. 2010

[13]北疆不同复播大豆品种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多元分析. 李有忠,叶春秀,董永梅,王志军,谢宗铭. 2017

[14]木薯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陈怀珠,李初英,孙祖东. 2006

[15]大杯香菇辐射新株系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江枝和,翁伯琦,雷锦桂,肖淑霞,唐翔虬,王义祥. 2010

[16]花生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及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李玉发,窦忠玉,梁军,王佰众,刘红欣,栾天浩,赵德,张学军,何中国. 2013

[17]谷子产量相关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袁峰,杨慧卿,王军,郭二虎. 2010

[18]套种模式下不同大豆品种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多元分析. 罗瑞萍,赵志刚,姬月梅,赵越,郝吉兵. 2010

[19]长江流域甘蓝型油菜育种亲本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相关及主成分分析. 郑本川,崔成,李浩杰,张锦芳,柴靓,蒋俊,蒋梁材. 2019

[20]基于农艺性状和ISSR标记分析亚麻种源的变异及遗传关系. 杜光辉,吴丽艳,段继强,李建永,梁雪妮,刘飞虎.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