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诱捕方法对茶园害虫的诱捕效果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黄开媚

作者: 李黄开媚;刘迪;廖燕;王玉浩;安丰轩;古能平;陈恩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不同诱捕方法;茶园害虫;诱捕效果

期刊名称: 生物灾害科学

ISSN: 2095-3704

年卷期: 2024 年 47 卷 001 期

页码: 81-87

摘要: [目的]广西是中国主要茶叶产区之一.茶生长过程中易受到茶小绿叶蝉、茶毛虫等害虫为害,品质和产量受到严重影响.人们对茶叶品质和质量安全越来越重视,如何有效使用绿色防控技术逐步代替化学农药防治害虫显得尤为重要.[方法]采用船型、光源、黄板三种不同诱捕方法对南宁茶园常见害虫进行诱捕,并对诱捕结果比较分析.[结果]对茶园蛾类害虫的诱捕效果:光源诱捕法>船型诱捕法>黄板诱捕法;对茶园茶小绿叶蝉诱捕效果:船型诱捕法>黄板诱捕法>光源诱捕法;对茶园蜂类的诱捕效果:黄板诱捕法>船型诱捕法>光源诱捕法;对茶园瓢虫类诱捕效果:黄板诱捕法>船型诱捕法>光源诱捕法.[结论]9 月至 10 月初,茶园蛾类害虫和茶小绿叶蝉发生量较大,天敌昆虫发生量较小,建议选用光源诱捕器减少蛾类害虫的发生,选用船型诱捕器和黄板诱捕茶小绿叶蝉;10 月—11 月中下旬,茶园害虫和天敌昆虫的发生数量在此时段内都达到最大,在诱杀害虫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天敌昆虫,选用船型诱捕器结合茶园害虫性信息素诱芯能提高对茶园害虫诱集的效果,同时降低对天敌昆虫和中性昆虫的伤害;11月底—12月,茶园昆虫种类数量发生变化,茶小绿叶蝉在茶园中所占比例开始下降,而天敌昆虫较多,选用船型诱捕法对茶园害虫诱集效果优于黄板,同时对一些益虫比较友好.通过在不同时间段选用不同的诱捕方法以期为茶园虫害的绿色防控进行优化、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依据,为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分类号: S435.711

  • 相关文献

[1]“push-pull”策略及其在茶园害虫控制中的应用策略探讨. 首成英,赵晓珍,段长流,汪勇,李冬雪,任亚峰,包兴涛,谈孝凤,陈卓. 2017

[2]湖南娄底地区茶园害虫及天敌资源调查. 李训生,喻恢云. 2002

[3]湖南省茶园害虫群落演替趋势与防治对策. 邓欣,张觉晚. 2001

[4]茶园害虫——天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研究. 孙少华. 2003

[5]兰岭茶厂生态调控茶园害虫——天敌种群数量消长调查分析. 孙少华. 2004

[6]中国茶园主要害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李飞,杨丹,郑姣莉,姚经武,朱志刚,黄大野,曹春霞. 2020

[7]茶园害虫"双胞胎"-茶尺蠖和灰茶尺蠖的识别. 肖强. 2019

[8]生物多样性与茶园害虫控制. 王庆森,吴光远,曾明森. 2003

[9]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茶园害虫效果试验. 蔡丽,汪云刚,冉隆珣. 2008

[10]湖南省茶园鳞翅类害虫发生种类与为害情况. 周红春,谭济才,肖蕾. 2011

[11]水稻二化螟性信息素和诱捕器组合的田间诱蛾效果比较. 左文,巩中军,祝增荣,杜永均,陈灿,程家安. 2008

[12]向日葵螟性诱剂的不同诱捕器田间诱捕效果分析. 云晓鹏,徐利敏,韩文清,杨晓,李杰,赵强. 2009

[13]黄色诱虫板对茶小绿叶蝉的诱捕效果研究. 姚雍静,王家伦,何莲,郭灿,段学艺. 2010

[14]大豆食心虫两种性诱芯和诱捕器田间诱蛾效果. 王克勤,梅相如,刘兴龙,邵天玉,李新民,盛承发,赵奎军. 2013

[15]食诱剂与不同诱捕器结合使用对棉铃虫成虫诱捕效果的影响. 修春丽,李国平,高宇,栗爱丽,陆宴辉. 2020

[16]两种光源对金龟子的诱捕效果. 陈琦,张运栋,范志业,刘迪,沈海龙,侯艳红,陈莉,段云,黄建荣,李世民. 2020

[17]不同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捕规律和效果研究. 焦晋华,武志强. 2018

[18]诱捕器设置高度和密度对稻纵卷叶螟诱捕效果的影响. 叶春福,蓝建军,李阳,田俊策,吕仲贤,郑许松. 2017

[19]枸杞实蝇诱剂与不同色泽附着材料的诱捕效应. 李锋,刘晓丽,马建国. 2020

[20]不同诱蝇球与实蝇粘胶板对柑橘大实蝇成虫的诱杀效果评价. 胡伟,税静,陈松,陈庆东,刘月悦,刘旭.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