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生活垃圾堆肥中物质组分减量差异及变化规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夏芸

作者: 夏芸;林辉;王强;马军伟;叶静;符建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堆肥;物质元素;减量机制;冗余分析

期刊名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SN: 1672-2043

年卷期: 2014 年 33 卷 12 期

页码: 2463-247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农村有机生活垃圾的主要组成——餐厨垃圾和作物秸秆为处理对象,分类表征不同好氧堆肥条件下餐厨-稻草总物质、干物质及主要组成元素的减量差异及其在不同时间的变化规律,进一步借助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明确主要堆肥过程因子对物质组分代谢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本试验中4个堆肥处理的总物质减量效果为单一通风组>通风+菌剂组>对照组>通风+菌剂+纤维素降解菌组,对于带有辅助通风设备的处理而言,7~13 d是垃圾减量化的主要时间区段。不同处理的水分去除方式不同,菌剂接种可促进水分以蒸发形式去除。不同处理组下干物质的元素损耗具有倾向性,通风+菌剂+纤维素降解菌组中碳素和氢素的损失量占干物质损失量的百分比依次高于通风+菌剂组、单一通风组和对照组,氧素的损失量占干物质损失量的百分比则正好相反。菌剂接种处理的碳素消耗主要发生在0~13 d,约占碳素总消耗量的60%以上。冗余分析结果指出温度和细菌数量是影响物质和元素去除的主导因素,其中温度与不同时间区段垃圾减量能力和水分损失量呈最大正相关,而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和真菌数量分别与区段干物质损失、氢素损失及氧素损失呈最大正相关。以上研究结果可为有机垃圾堆肥过程中渗滤液排放、物质损失控制和垃圾生态代谢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

分类号: X799.3`S141.4

  • 相关文献

[1]农业废物好氧堆肥过程因子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张嘉超,曾光明,喻曼,陈耀宁,黄红丽,李辉,余震,彭亿. 2010

[2]血糯珍酒的研制. 王雅芬,罗玉伸,朱智伟,杨国祺,俞晓锋. 1993

[3]转cry1Ac基因抗虫玉米Bt-799种植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王柏凤,范春苗,尹俊琦,武奉慈,王大铭,宋新元. 2019

[4]阳澄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 丁娜,周彦锋,宋江腾,蒋书伦,葛优,金贝,尤洋. 2015

[5]礁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戴媛媛,杨森,侯纯强,张彭如雁,杨文颖,张晶伟,刘克奉,刘宪斌. 2018

[6]万山群岛海域网采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戴明,刘华雪,吴风霞,巩秀玉,廖秀丽,黄洪辉. 2019

[7]辽东栎幼苗根系形态特征对环境梯度的响应. 邓磊,关晋宏,张文辉. 2018

[8]澜沧江小湾库区2017—2019夏季浮游植物功能群特征及其环境驱动因子. 彭梦,吴嘉伟,李罗新,谭凤霞,何秋杰,吴泽成,柴毅. 2022

[9]地表水水质时空变化及其与土地利用响应研究. 乔悦,国巧真,吴欢欢,臧金龙,彭程. 2020

[10]桑沟湾浮游植物粒径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李凤雪,蒋增杰,高亚平,杜美荣,王晓芹,李文豪,侯兴,董世鹏,王军威,张义涛. 2020

[11]三峡库区香溪河消落带植被群落特征与土壤环境相关性. 徐建霞,王建柱. 2018

[12]澜沧江西藏段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杜红春,朱挺兵,龚进玲,胡飞飞,陈康,杨德国. 2022

[13]基于DEA-SBM模型的主要玉米品种生产效率研究-以吉林省为例. 杨印生,马琨,舒坤良. 2018

[14]荒漠区湿地植物群落分类排序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 王启学,王兴,余轩,陈娟,宋乃平,吴旭东. 2023

[15]长期施加钾肥对小麦产量、氮磷钾吸收量及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张翔,黄媛媛,宋聪,贾振华,贾良良,宋水山. 2024

[16]嬉子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冬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周彦锋,王晨赫,刘凯,尤洋. 2017

[17]安徽城东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质评价. 赵秀侠,卢文轩,李静,梁阳阳,方婷,杨坤. 2020

[18]安宁河中游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马宝珊,徐滨,魏开金,朱祥云,徐进. 2020

[19]安徽三座通江湖泊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赵秀侠,卢文轩,梁阳阳,李静,方婷,杨坤,高娜. 2021

[20]天敌昆虫在诱集植物上的多样性及对温室蚜虫的防治作用. 徐丽荣,李宁,王登杰,雷仲仁.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