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主栽玉米品种不同生育期抗螟性鉴定及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丁新华

作者: 丁新华;王志慧;贾尊尊;付开赟;吐尔逊·阿合买提;杨杰;郭文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螟;抗螟性;抗虫品种;绿色防控

期刊名称: 新疆农业科学

ISSN: 1001-4330

年卷期: 2022 年 005 期

页码: 1180-118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玉米抗螟性鉴定,筛选出新疆本地主栽的抗螟品种,为其玉米螟绿色防控及农药减施提供重要供选措施。【方法】采用食叶级别法、幼虫体重评价方法及剖秆调查法,鉴定新疆绿洲19个新疆玉米主栽品种不同生育期的抗螟水平。【结果】各供试玉米品种在心叶期及成熟期抗螟(玉米螟)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心叶期抗螟性最好的是KWS1553,其平均食叶级别为2.9,幼虫存活率为33.33%,幼虫重为0.000 77 g,达高抗(HR)水平;其次是新玉57号,其平均食叶级别、幼虫存活率及幼虫重依次为2.9、65.48%和0.001 64 g,也达高抗(HR)水平;先玉335、KWS6333则均达抗(R)水平。成熟期抗螟性表现最好的是新玉108号,平均单株蛀孔数、平均单株隧道长分别为0.03个/株、0.04 cm/株;其次是五谷631,平均单株蛀孔数、平均单株隧道长依次为0.05个/株、0.04 cm/株;新玉57号抗玉米螟表现最差,平均单株蛀孔数、平均单株隧道长分别为1.08个/株,为3.06 cm/株。【结论】品种KWS1553、新玉108号、五谷631、五谷310、KWS6333、郑单958苗期及成熟期抗螟性较好,而新玉57号苗期抗螟性达高抗水平,成熟期抗螟性则较差。可优先选择种植抗螟较优的品种,杜绝感虫及高感品种的种植,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玉米螟的自然控制,并减少化学农药施用。

分类号: S435.132

  • 相关文献

[1]新疆玉米产区47个主栽玉米品种抗虫性评价. 库尔班妮萨·奥布力喀斯木,王俊,王志慧,丁新华,贾尊尊,付开赟,阿尔孜姑丽·肉孜,吐尔逊·阿合买提,何江,冯宏祖,郭文超. 2021

[2]鲜食玉米主要害虫玉米螟全程绿色防控技术. 刘洋. 2020

[3]黑龙江省玉米螟发生情况及绿色防控技术模式. 李敏,赵秀梅,刘洋,王立达,武琳琳,李青超,柴丽丽. 2013

[4]玉米螟在广西鲜食玉米上的危害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 李石初,唐照磊,杜青,磨康. 2019

[5]黑龙江玉米螟发生与绿色防控技术. 高雪冬. 2021

[6]利用生命表技术评价玉米品种'京科968'及其亲本的抗螟性. 刘燊,郭井菲,何康来,王勤英,王振营. 2019

[7]海南自然诱发条件下籼稻A232抗螟性鉴定. 李永洪,谢戎,刘成元,向箭宇. 2011

[8]利用生命表技术评价玉米品种‘京科968’及其亲本的抗螟性. 刘燊,郭井菲,何康来,王勤英,王振营. 2019

[9]南方抗螟玉米种质的引进和推广. 张述宽,张培坤,江覃德,陈天渊,吴庆泉,胡昌. 2008

[10]粳稻品种(系)对三化螟抗性的初步研究. 束兆林,方继朝,汪智渊,吴进才,郭慧芳. 1999

[11]岗46B/A232重组自交系群体产量性状及三化螟抗性表现. 刘成元,向箭宇,李元,谢戎. 2015

[12]抗感RILs株系(岗46B/A232)主要农艺性状与三化螟抗性的相关分析. 郭小艺,刘成元,何珊,向箭宇,谢戎. 2018

[13]稻谷对玉米象SitophiluszeamaisMotschulsky的抗性. 李宝娟,张志涛. 1990

[14]种植抗虫品种和减量使用杀虫剂的白背飞虱可持续治理技术的田间试验. 刘光杰,寒川一成,石敦贵,陈仕高,沈君辉,谢雪梅,谯青春,蒲正国,刘祥贵,杨英松,王敬宇,刘春,万蓉. 2003

[15]水稻害虫的可持续治理及经济效益评估. 刘光杰,寒川一成,陈仕高,蒲正国,沈君辉,石敦贵,谯青春,刘祥贵. 2006

[16]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的认识误区. 卢长明. 2013

[17]水稻抗虫品种对褐飞虱不同生物型若虫生长发育及翅型分化的影响. 韦素美,黄所生,罗善昱,李青. 2003

[18]抗稻瘿蚊水稻品种的恢复力测定及其F_1代抗性鉴定. 黄凤宽,韦素美,黄所生. 2006

[19]农杆菌介导的Bt抗虫基因cry1Ia转化甘蓝的研究. 黄大昉,方智远,郎志宏,张杰,张友军,庄木,崔磊. 2009

[20]高产、抗病、优质、早熟抗虫棉新品种冀122的选育. 刘存敬,耿军义,崔瑞敏,王兆晓,刘素恩,郭宝生,张香云.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