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蒿精油抑菌、抗氧化及毒理学特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文丹

作者: 陈文丹;白玉莹;郭成虎;柴玉宏;王丰俊;黄丛林;刘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黄花蒿精油;化学成分;抗氧化活性;抑菌性;毒理学特性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24 年 45 卷 007 期

页码: 44-5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北京地区黄花蒿精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黄花蒿精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通过测定黄花蒿精油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琼脂扩散法评估抗菌活性,通过灌注小鼠不同剂量黄花蒿精油进行毒理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黄花蒿精油产率为1.04‰,GC-MS分析鉴定出 332种精油组分,其中 22个组分占总挥发物的 71.09%,相对含量较多的为蒿酮(19.34%)和(+)-α-蒎烯(6.10%);黄花蒿精油有较好的抗氧化性,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与添加量呈量效关系,当其浓度为 10 mg/mL时,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最大,分别为 40.03%和 92.97%;黄花蒿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12.67±0.29 mm)优于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9.27±0.25 mm);黄花蒿精油的LD50 为 7491 mg/kg,表明黄花蒿精油无毒性.该研究可为黄花蒿等蒿属植物的提取与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分类号: TS201.2

  • 相关文献

[1]不同方法提取的鹧鸪茶多酚抗氧化及抑菌性比较. 段宙位,李鹏,何艾,王世萍,谢辉. 2021

[2]不同花色种类白茶的抗氧化活性及其主要品质化学成分分析. 吕海鹏,张悦,陈兴华,蔡良绥,林智. 2016

[3]枸杞芽茶与叶茶的化学成分和抗氧化活性分析. 周志阳,曹有龙,王艺涵,陈帝君,米佳,李晓莺,闫亚美,曾晓雄. 2017

[4]不同品种青砖茶化学成分与抗氧化活性的比较分析. 刘盼盼,郑鹏程,龚自明,滕靖,尹鹏,高士伟,郑琳,叶飞,王雪萍,郭桂义. 2018

[5]土壤真菌Aspergillus fumigatus固体发酵产物的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赵江源,范箫艺,邹雪峰,杨佩文,唐蜀昆,李铭刚,刘世巍,丁建海. 2022

[6]特异茶树品种“紫娟”不同茶产品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吕海鹏,梁名志,张悦,王立波,林智. 2016

[7]海人树茎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 羊青,王茂媛,王清隆,李英英,晏小霞,汤欢,王建荣,王祝年. 2020

[8]忍冬叶中抗氧化化学成分研究. 张永欣,张启伟,李春,刘肃. 2015

[9]南方灵芝子实体化学成分研究. 葛亚哲,马青云,孔凡栋,谢晴宜,安昶亮,郁志芳,赵友兴. 2019

[10]木豆种子和荚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抗炎活性. 徐晓俞,李程勋,李爱萍. 2023

[11]北京洋槐蜜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 孙丽萍,穆雪峰,施海燕,徐响,庞杰. 2012

[12]火参果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性与杀线活性研究. 张浩,王建国,张学军,陈积豪,梁其干,符小发,王敏,周勃,高强,吴海波,黄远. 2024

[13]棘托竹荪液态深层发酵水提物和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化学成分分析. 韩乐,冯娜,冯杰,韩伟,马迪,张劲松. 2014

[14]不同等级白茶的抗氧化活性及其主要品质化学成分分析. 吕海鹏,张悦,林智. 2016

[15]不同产地姜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 羊青,晏小霞,王茂媛,王清隆,王建荣,王祝年,李万蕊. 2016

[16]不同等级普洱茶的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吕海鹏,林智,张悦,梁月荣. 2013

[17]不同原料等级茯砖茶的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黄浩,银霞,黄怀生,粟本文,郑红发. 2016

[18]柠檬果皮精油的成分分析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陈晓晶,黄文佳,杜丽清. 2021

[19]金黄米抗氧化活性研究. 马挺军,任贵兴. 2011

[20]海人树叶的成分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基于UPLC-Q-TOF-MS技术. 羊青,王茂媛,王清隆,李英英,晏小霞,王祝年.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