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油不同使用方式对克氏原螯虾麻醉效果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姜京京

作者: 姜京京;张成锋;韩财安;田灿;张平;徐增洪;高杨;苏胜彦;唐永凯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丁香油;浸浴麻醉;喷洒麻醉;耗氧率

期刊名称: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2 年 005 期

页码: 817-82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减少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在实际生产和科学研究过程中人为操作造成的应激损伤,选择丁香油-乙醇溶液作为麻醉剂,将丁香油和乙醇溶液按体积比为1∶1.5混合溶解后再溶于水,配制成不同浓度的麻醉剂(1~8 g/L,8~20 g/L),使用喷洒和浸浴方式麻醉不同规格(6.17 g±0.20 g、29.54 g±0.30 g)的克氏原螯虾,通过观察麻醉时间、行为学特征,以及测定耗氧率和氧化应激指标等,分析了丁香油-乙醇溶液的麻醉效果。结果表明:随着麻醉剂浓度的升高,克氏原螯虾麻醉时间缩短,复苏时间延长,小规格和大规格克氏原螯虾浸浴麻醉的丁香油-乙醇适宜浓度分别为8、20 g/L,喷洒麻醉的适宜浓度分别为4、16 g/L;喷洒麻醉效果显示,螯足的行为和形态特征可作为评判标准,将麻醉分为4个阶段;两种麻醉方式均显著降低了虾的耗氧率(P<0.05),麻醉效果显著,且喷洒麻醉的虾耗氧率及SOD、CAT酶活性均显著低于浸浴麻醉(P<0.05)。研究表明,喷洒和浸浴两种方式均可用于克氏原螯虾麻醉,与浸浴麻醉相比,体表喷洒麻醉显著降低了克氏原螯虾的耗氧率,对个体鳃组织应激损伤较小,麻醉效果更好。

分类号: S948

  • 相关文献

[1]MS-222和丁香酚对克氏原螯虾幼虾耗氧率、排氨率及窒息点的影响. 徐滨,魏开金,朱祥云,徐进,马宝珊. 2018

[2]丁香油和乙醇混合液对福瑞鲤的麻醉效果. 张宁,马庆男,苏胜彦,董在杰,袁新华,朱文斌,刘伟. 2012

[3]丁香油对鲤鱼和罗非鱼的麻醉作用. 梁政远,安丽娜,缪凌鸿,徐跑,董在杰. 2009

[4]3种麻醉剂对哲罗亲鱼麻醉效果的比较. 杨贵强,王占全,袁丁,徐绍刚,贺杰,马国庆,周云. 2015

[5]丁香油对罗非鱼的麻醉作用及其对血液指标和激素水平的影响. 梁政远,安丽娜,董在杰,缪凌鸿,徐跑,谢庄. 2009

[6]丁香油 壳聚糖及其复合涂膜方式对鲜切甜瓜品质的影响. 时月,李,王宇滨,马越,赵晓燕,张超. 2021

[7]菠萝叶纤维抗菌复合膜工艺研究. 魏晓奕,唐冰,向佳晴. 2016

[8]丁香油-壳聚糖复合膜涂膜处理对鲜切甜瓜品质的影响. 时月,李玥,王宇滨,马越,赵晓燕,张超. 2021

[9]丁香油/菠萝叶纤维抗菌复合膜在猪肉保鲜中的应用. 魏晓奕,常刚,崔丽虹,静玮,李积华,王俊海. 2018

[10]丁香酚类麻醉剂的安全性探讨. 金元,何雅静,程波,宋金龙,柯常亮,刘永涛,郑重,付晓苹,李强,李乐. 2017

[11]丁香油麻醉剂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刘春花,赵长臣,巩华,陈总会,石存斌,黄志斌. 2016

[12]MS-222和丁香油对黄条(鱼师)麻醉效果研究. 王维鑫,崔爱君,徐永江,李海宁,柳学周,王滨,姜燕,刘新富. 2021

[13]电麻醉与化学麻醉对施氏鲟幼鱼麻醉效果的比较. 徐滨,庄平,章龙珍,冯广朋,石小涛,陈丽慧. 2008

[14]MS-222、丁香油、苯唑卡因对养殖美洲鲥幼鱼的麻醉效果. 杜浩,危起伟,杨德国,刘鉴毅,甘芳,陈细华,沈丽. 2007

[15]丁香油对蟹黄鲜虾酱贮藏品质的影响. 陈小雷,胡王,马朝彬,凌俊,段国庆,鲍凯. 2020

[16]丁香油麻醉剂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刘春花,赵长臣,陈总会,石存斌,黄志斌. 2016

[17]条石鲷的耗氧率与窒息点研究. 孙中之,徐永江,韩兵,李娟,柳学周,曲建忠,兰功刚. 2009

[18]温度对溪红点鲑耗氧率、排氨率和窒息点的影响. 徐绍刚,杨贵强,王跃智,王占全. 2010

[19]麻醉剂丁香酚对西伯利亚鲟稚鱼耗氧率与幼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冯广朋,庄平,章龙珍,颜世伟,钱嵩. 2010

[20]盐度对不同规格泥螺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吴文广,张继红,方建光,房景辉,魏龑伟.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