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云龙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E.lanceolatus♂)、许氏平鮋(Sebastes schlegelii)游泳行为对比分析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铠源

作者: 刘铠源;段勇杰;程浩;吕俊贤;谢婷;李娟;关长涛;贾玉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斑石鲷;云龙石斑鱼;许氏平鮋;摆尾频率;摆尾幅度;运动步长;摆尾时间百分比

期刊名称: 海洋与湖沼

ISSN: 0029-814X

年卷期: 2024 年 003 期

页码: 555-56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水流是影响鱼类生存和繁衍的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通过比较分析三种深远海适养鱼类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云龙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E. lanceolatus♂)和许氏平鮋(Sebastes schlegelii)的游泳行为变化规律,以期为深远海养殖科学放养和大型养殖设施精准选址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以同一规格[(250.00±14.00) g]的三种适养鱼类为研究对象,利用鱼类游泳行为检测装置,在(24.00±1.08)℃条件下,观察分析三种鱼类的摆尾频率(TBF)、摆尾幅度(TBA)、运动步长(SL)和摆尾时间百分比。结果发现,许氏平鮋的TBF最大,SL最小;云龙石斑鱼的TBA最小;斑石鲷的摆尾时间百分比最大;且三种鱼类的TBF和SL在1~5 BL/s流速下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1、3和5BL/s流速下摆尾时间百分比和2~4 BL/s流速TBA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三种鱼类的TBF、TBA和SL同流速均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P<0.05),摆尾时间百分比均随着流速增加先升高再降低。斑石鲷和云龙石斑鱼在1~4 BL/s流速下的TBF、TBA、SL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许氏平鮋在3~4 BL/s流速下三种指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但三种鱼类的摆尾时间百分比与其他指标之间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以上结果表明,三种鱼类伴随着流速增加,其游泳行为指标皆呈现显著规律性变化,许氏平鮋TBF、TBA和SL之间只在高流速呈现显著相关性,预示相较于斑石鲷和云龙石斑鱼,其采取了不同于其他两种鱼类的游泳行为策略来应对低流速的水流环境。

分类号: S965.3

  • 相关文献

[1]野生与养殖许氏平鮋品质的比较. 李智慧,孙永,史建如,马玉洁,宿志伟,周德庆. 2017

[2]不同流速对豹纹鳃棘鲈摆尾频率和血液生理的影响. 钱振家,徐金铖,张成林,余友斌,刘晃. 2023

[3]云龙石斑鱼、云纹石斑鱼倍性及性腺发育比较. 李子奇,成美玲,王林娜,李振通,陈帅,黎琳琳,王晓梅,王清滨,林好为,李波,田永胜. 2021

[4]浒苔生物制品对云龙石斑鱼摄食、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周志斌,赵丽丽,王艺超,王鲁波,代明琴,张西超,马强,梁萌青,徐后国,程镇燕,卫育良. 2023

[5]鞍带石斑鱼(♀)×云纹石斑鱼(♂)杂交后代早期发育及正反交后代生长特性. 李子奇,成美玲,吴玉萍,张晶晶,李振通,马文辉,庞尊方,翟介明,田永胜. 2020

[6]云龙石斑鱼胃排空特征和摄食消化特性研究. 高云红,景琦琦,黄滨,关长涛,张佳伟,李文升,翟介明,贾玉东. 2021

[7]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珍珠龙胆石斑鱼的生长性状及对比分析. 李振通,田永胜,唐江,成美玲,马文辉,庞尊方,李文升,刘江春,王晓梅,翟介明. 2019

[8]斑石鲷形态性状对体质量影响的通径分析. 白晓慧,尤宏争,张韦,贾磊,王娜,罗璋. 2015

[9]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雌、雄鱼核型及Ag-NORs带型分析. 薛蕊,安皓,刘清华,肖志忠,王彦丰,李军. 2016

[10]硫酸铜对斑石鲷幼鱼的急性毒性及对眼点淀粉卵涡鞭虫的杀灭效果. 范超,史成银. 2016

[11]不同健康程度和抗生素氟苯尼考干预下斑石鲷肠道菌群的结构差异. 许燕,王印庚,张正,姜燕,廖梅杰,李彬,王凯,李文生. 2018

[12]斑石鲷低氧耐受能力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研究. 高云涛,高云红,李明月,赵侠,李文升,庞尊方,关长涛,贾玉东. 2022

[13]船载摇摆胁迫对斑石鲷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 张宇雷,管崇武. 2017

[14]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游泳性能研究. 段勇杰,谢婷,高云涛,王枫林,李梦迪,关长涛,贾玉东. 2023

[15]斑石鲷陆海接力养殖初步研究. 王枫林,高云涛,高云红,李明月,张秉智,关长涛,贾玉东. 2022

[16]基于氨氮平衡的水产养殖换水率计算方法研究. 张宇雷,曹伟,蔡计强. 2016

[17]斑石鲷irf7基因克隆及其在病毒感染下的表达. 宋煜,李开敏,徐文腾,陈松林,王磊. 2023

[18]斑石鲷卵鞭虫病病原的分子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 付泉洁,范超,谢国驷,叶仕根,史成银. 2017

[19]斑石鲷性腺发育的组织学观察与初步分析. 赵玉柱,陈张帆,马腾,李明,吴垚磊,王清滨,陈松林. 2021

[20]斑石鲷肝脏细胞系的建立与鉴定. 张宏祥,李坤明,王娜,翟介明,陈松林.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